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光阴已逝,转眼已到了端阳佳节。林如海早在附近的佛寺捐了几百两银子,又为黛玉求了串香珠佩戴,以求能稍得佛祖庇佑。上一世他对这种幽冥之事并不上心,可再世为人,便是不信也得信了。这日府内蒲艾簪门,林如海令人洒扫院落,正正经的摆了酒席,和黛玉过节。

    父女二人开开心心的用了饭,林如海便给黛玉讲端午节的来源和古今的习俗等。林黛玉本就是聪明灵秀之人,有些晦涩的词语竟也听得懂。加之林如海虑及女儿年幼,特挑了那些有趣的典故轶事来说,林黛玉听得入了神,两眼炯炯的盯着林如海,唯恐漏了一句。

    一时外头的小厮来报有公差找,说是府衙有急事,须林如海亲自定夺。好在席已吃毕,林如海便将黛玉交给其乳母王嬷嬷,吩咐好生看着,别磕了碰了。自己则换了官服,匆匆带着那几个公差去了府衙。

    原来是朝廷要急调一批盐往京都,因为事务紧急,数量又大,等处理好已近傍晚。林如海刚坐下,茶还没来得及吃一口呢,就有府内家丁急匆匆的闯进来,进到大堂内噗通便跪倒了,膝行至上座前,大哭道:“老爷,不好了,姑娘丢了……”

    “咣当”一声,林如海手中的茶杯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而他本人则是呼吸一窒,顿觉气血上涌,几近昏厥。

    “你……你说什么?”林如海的声音已带上了隐隐的颤抖和抑制不住的惊惧。

    那家人叩头如捣蒜,颤颤巍巍的道:“姑娘……失踪了,府里都找遍了,连个人影儿都没有……众人都急疯了。”

    “胡说!玉儿还好好的在府里呆着,怎么会失踪?你这歪厮胡言乱语,看我回去不打你板子!”林如海怒斥一声,又给了那报信的家人一脚,便疾步而走,踉跄着出了府衙。众公差忙抬着轿子追赶,哪里还追的上?

    林如海一路奔到二门,进了林黛玉的小院,王嬷嬷和几个小丫头早哭作了一团,见林如海进来,忙跪在地上叩头如捣蒜。林如海见此就知大事不妙,眼已通红:“姑娘呢?”

    众人只是叩头哭泣,竟无一个言语的。林如海忙去屋子的查看了一番,找不见黛玉的身影,不觉眼前一黑,忙扶住门框,才没有倒下。想到女儿才六岁,如今虽比以前调皮些,却一向是知礼的,不会无故乱跑。

    况且又那么多嬷嬷丫鬟看着,就是想跑怕也是跑不到别处去。便问:“姑娘到底是怎么找不到的,你们都细细说来,不许遮盖隐瞒、推卸责任!倘有一句话不实,全部打了板子撵出去!”

    那些嬷嬷丫鬟方断断续续的说了缘由。原来今日林黛玉玩累了,王嬷嬷便打发她去歇觉,自己在外间看守。众小丫鬟年少,不免性子活脱些,嫌在屋子里拘得慌,便坐在门阶上玩闹说笑,一面嗑瓜子,一面看猫狗儿打架。

    谁料王嬷嬷年迈多困,竟打了个盹儿,等醒来去看时已不见了林黛玉的踪影。遂忙问外面的小丫鬟可见到姑娘出去了,众人都道王嬷嬷老糊涂了,明明自己在屋子里看着姑娘,反问她们见了没。

    王嬷嬷说姑娘不见了,众丫鬟还以为她开玩笑呢?自顾自的玩笑,也不理她。急的王嬷嬷跺脚,抹着眼泪说姑娘不见了。众人进屋子一看,果然不见了黛玉的踪影,才慌了神儿,忙派人各处寻找,都称没有见过,只得派人通知林如海。

    林如海听罢大惊,能在这么多人眼底下无声无息的带走一个六岁的孩子,非是一般人办得到的。只是谁会这么做呢,仇人,也没有人跟他有如此的深仇大恨啊!转念一想,难道会是贾府?应该也不至于吧!想到上一世并没有这事,林如海不由又是一阵惊惧,难道因为自己的重生竟给女儿带来什么灾难不成 ?

    想到此林如海愤愤的往自己的胸口捶了一拳,暗自悔恨。正烦恼间,外头来报说:“老爷,一个自称是御前侍卫的人求见,说是知道咱们家姑娘的消息”

    林如海想也不想就往外头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