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金陵城薛家。

    这薛家便是王夫人心心念念的姐姐家。薛王氏早年丧夫,只有一子,名唤薛蟠,表字文起。这薛蟠从小受寡母溺爱,未免奢侈傲慢,养成了个不学无术的性子。如今已十几岁了,平素最恶读书,每日只知斗鸡走狗,带着一帮子豪奴寻欢作乐、横行乡里,弄起性来便喝酒打架,对街上的百姓拳打脚踢,百姓们惧怕薛家的势力,也不敢反抗,如今金陵城内的百姓提起此人无不恨的咬牙切齿,却也无法。

    这薛王氏还有一女,名唤宝钗,年方九岁,不止模样生的好,性格也是娴雅安静,读书倒比她哥哥还有些悟性。只是这薛宝钗从小生于商贾之家,耳濡目染了不少人情世故。因此小小年纪,已染上了不少世俗之气,自知贵宦之家都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便不以读书写字为念,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只留心于针奁女红之事。

    这日薛宝钗正和两个丫鬟坐在小榻上描画样子,母亲薛王氏笑嘻嘻的从外面进来,摆手让丫鬟们退下。薛宝钗也忙放下笔,起身请安,薛王氏将女儿拉起,爱怜的拉了女儿的手,二人相携着坐下。薛宝钗见母亲面带喜色,不由笑道:“妈妈今儿倒是好精神,可是有什么喜事?我猜一定是姨妈来信了,要不就是舅舅,可对也不对?”

    薛王氏闻言笑道:“你倒是鬼精灵,你哥哥要是有你一半我也放心了。是你姨妈的信,说让我们进京。自你父亲去后,我们家原有的故交也断了好多,你哥哥又是个败家不管事的,近年来更是渐渐的没落了。我想过了,与其让他在金陵横行霸道,倒不如去京城,有你舅舅和姨父拘着,他也不敢太过。再好好教导一番,说不得能有所长进。”

    薛宝钗不着痕迹的撇撇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他哥哥那脾性,怕是在教导也长进不了的。

    薛王氏却不知女儿的心事,摸摸女儿的头,接着道:“再者,我也得为你考虑考虑。今年江南大水,圣上体念百姓,免了选秀,可下次未必就如此了。按宫中选秀的规矩,三年一选。你如今九岁多了,生日又在正月里,三年后,过了十二岁的生日,就在十三岁里了,也是可以参加的。这三年你可得好好学学规矩,你姨妈来信说她们府里的几个教养嬷嬷都是极好的,你到那跟着姨姊妹们一起,也学学公府侯门的规矩。”

    有一句话她没说,薛家说是皇商,家资巨万,也不过听着好听罢了。所谓“士农工商”,商可是排在最后一位的,在世家看来,仍是不入流的。可贾府不一样,起码还是公府之家,且跟京中的权贵们都是相互来往的,宝钗进了贾府,也有机会见见那些王妃、诰命夫人之类的贵人,说不得入了谁的眼,以后便是前途无量。

    “妈妈说的是,我也是这么想的……”薛宝钗低着头道。她自小心气儿就高,在金陵她们家可谓首屈一指,还真没有什么富贵人家是她看得上的。但是若是去了京城可就不一样了,先别说那里遍地权贵,但是有机会进宫这一点,就够吸引人了。她自问姿色、手段都是个中翘楚,还怕到时候出不了头吗?

    “好孩子……”薛王氏笑着揽了女儿,想着妹妹信上说的话,陷入了沉思。

    原来王夫人在信中吐露了亲上加亲的意愿,并嘱咐让薛王氏打个金锁给宝钗佩戴,上面就錾上“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与贾宝玉所衔通灵宝玉的“莫失莫忘,仙寿永昌”相对应,取其“金玉良缘”之寓意。

    这些事还是先别告诉宝钗吧,薛王氏想。

    不过金锁还是要尽快打一个的,宝玉那孩子她也见过,是个极好的,模样也配得上宝钗。且他深受祖母疼爱,贾府那老太太可是掌管着贾府的一切,这以后就是宝玉的。宝钗若是进不了宫的话,退而求其次,宝玉倒是极好的选择。贾府爵位虽袭了几代,已经讲了好几级,到底还挂着国公府的牌子,说出去别人也得高看一眼,总比他们这商贾之家前些。

    薛王氏此刻倒是计议的好,须知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