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万寿节转眼即到,诸事皆有定例,一同往年。不过今年奭国太子亲到,事关两国邦交,自然更隆重些。这也是做给外人看罢了,李昊来此的真正目的乃是促成两国联合,一举歼灭北戎、大月,永绝后患。

    宸宇宫议事厅,萧哲麟、林如海正坐,萧乾、萧承,李昊、黛玉围坐两侧。本来这次议事是没有黛玉的,但这丫头误打误撞闯来,萧哲麟索性也让她坐下听听。黛玉不同一般女子,这几年也学了不少兵法精要,见解有时更甚于男子,留她在这能有些意外的收获也未可知。

    “舅舅,大月地处北方,以畜牧为主,冬季漫长而寒冷。往年遇上天寒的时候常常南下掳掠,边境难得安宁。据可靠消息说,今年十月北方草原就突降大雪,较往年更甚,牛羊死伤无数。北戎的情况也不乐观,如今更是权臣当道,北戎国君已被软禁,两国这才联合,意图南下。”

    李昊说到这里抬头看看萧哲麟,后者并未说什么,只是示意他继续。李昊从怀内掏出国书,双手捧上,道:“此乃国书,请大晟皇帝陛下御览。我父皇已集结精兵二十万,整装待发。我们两国世代交好,父皇也希望这次仍能两军联合,速战速决,拯百姓于涂炭。”

    萧哲麟看毕递给陈忠。他拍拍李昊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道:“昊儿说的句句在理,朕自无不允的。忠顺王两年前就到了边境,如今我朝边境也有精兵不下二十万。两年前我国就开始募兵,为的就是有朝一日与大月对上不致慌乱。”说到这里他瞅了一眼萧承,道:“承儿,跟大家说说你练兵的成果如何。”

    萧承应了一声“是”,款款起身,慷慨激昂的道:“父皇两年前便命我招兵,炼制兵器。如今两年过去了,京畿大营已有精兵四十万,这四十万精兵皆是从各地乡勇里挑选出来的精锐之士,经过系统的训练,锐不可挡。其中二十万拱卫京师,余下的二十万便是为这次大战所做的准备。”

    听到这里,黛玉已微微惊讶。除李昊外,他是在座唯一对此毫不知情的。

    萧承接着道:“大月、北戎擅骑兵作战,步兵很难阻挡。因此这两年父皇明我各处购买好马良驹,组建了一个强大的骑兵阵营。这二十万精兵,其中十万皆是骑兵,五万弓弩手。一旦敌兵来袭,弓弩手先万剑齐飞,敌军必然溃散,然后骑兵趁乱冲锋,余下的五万步兵,主要任务便是打扫战场。”

    李昊叹道:“好战法,只是如此作战,对箭羽、兵器的损耗怕是不小吧!”

    萧哲麟摆手道:“无妨!”又看萧承,“你来说说原因。”

    “是。”萧承意气风发的应着,默默准备了两年,今日终于能一吐为快,他心里极为畅快,“两年前父皇便将全国各处的矿山秘密划封,开采矿石,炼造兵器。如今已造出箭羽兵器无数,足够四十万大军五年之用。这批兵器除一小部分留在京畿大营外,其余多数都运到了北部边镇,足以维持这次的战争。”

    此话一出,不只黛玉,连萧乾、李昊也惊讶了。原来,父皇/舅舅已经做了这么充足的准备,有备而无患,这场战争的结局从一开始便是注定的。萧乾盯着萧承观察了好一会儿,这个在自己眼中还是孩子的弟弟,原来不知不觉众已然长大了,还是如此的出色!

    在几个人正怔愣间,林如海又扔下一枚重磅炸弹:“兵家常言‘车马未动粮草先行’,提前准备的可不仅仅是兵器,还有粮草!两年来,朝廷在边疆屯田,鼓励商人运粮至边境以换取盐引,还大量触动官府力量运粮。如今已在北部边镇建立了大小几十个粮仓,储备粮草无数。战争一旦开始,我军将无后顾之忧。”

    众人听罢,又是赞叹不已。

    翌日早朝,萧哲麟便将两国联合之事告之重臣,当然做的这些准备也一并说了。众臣无不拜倒,为自家君主的深谋远虑而由衷赞叹。萧哲麟步下御座,趁机拉林如海上台,将这些功劳一股脑儿的推给了林如海,不仅称赞了他的远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