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亿万子民们和后世人的人们好好学习的。

    就在赵煦暗自向上天祈祷可以早一点让后宫的某一位佳丽怀上龙种的时候,他乘坐的御辇已经到达了东华门下。

    “陛下,文武百官及四方使臣、诸生、开封府庶黎百姓,已在东华门外恭候。”

    知閤门事曹诵(曹彬的后人)顶盔贯甲,走到赵煦御辇之前大声禀报。

    赵煦的心神收了回来,庄重地说道:“摆驾东华楼(东华门城楼)。”

    ……

    冲天的鼓乐响彻云霄,武好古原本的记忆中就听过这段鼓乐——仿佛也是到东华门前拜皇上!

    这鼓乐响起,就意味着皇上要来了。潘巧莲显得很激动,拉着武好古的袖子嚷嚷道:“大武哥哥,官家,官家要来了!”

    用得着那么激动吗?武好古心说:别人激动也就算了,你激动什么呀?要不是陈佑文揭发得及时,没准你就成了下一任官家的老婆了……

    “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一群人影出现在东华楼上的时候,围观的开封百姓就开始山呼万岁了。潘巧莲和她的两个“奴隶”金瓶儿、潘影儿也跟着一起喊了起来。

    武好古则伸着脖子四下张望,不是在望皇上,皇上他是见过的,而且他现在站的地方距离东华楼太远,根本不可能看清楚皇上的样子。

    他只想看看开封府百姓狂热的模样儿——这的确有点出乎意料,现在早就不是大宋开国初年了,而是弊端显现的北宋中后期,百姓居然还是如此拥戴大宋的官家。显然这个大宋朝的统治,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至少能让开封府的百姓满意……

    官家赵煦看着前方黑压压的人群,听着欢呼的声音,精神顿时振作起来了。他稍稍低头,把目光投向了靠近东华楼的百官、使臣和诸生。稍一搜索,就发现了个金光闪闪的“大帽子”,那是辽使的金冠,自从他坐上皇帝宝座时起,就一直想把这顶金光闪闪的帽子从讨厌的辽使头上拿走……这个目标,现在看起来还是有望可以实现的!

    “摆驾垂拱殿,”赵煦在东华楼上站了片刻,感觉有点寒冷,于是便对知閤门事曹诵道,“宣章惇、蔡京和辽国使臣觐见。”

    虽然大朝会不办,但是辽国使臣还是要上殿面君的。况且今次来访的辽使可不单是为了贺正旦,还负着“调停”宋夏之战的使命呢!

    而且皇城司刚刚还密报说辽国使臣昨天下午在都亭西驿里面偷了幅画……

    看来章惇和蔡京的计策很有可能会成功!要是真的能把西夏的小梁太后弄死,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

    这个女人是个疯子,自打十三年前当了太后,就年年发兵犯境,可没少吓唬当时还是少年的自己……如果能把这女人捉到开封府来就更好了!

    ……

    终于轮到觐见了!

    萧好古伸手扶了扶脑袋上的金冠,然后对身边的刘云用契丹话说:“且去看看大宋的官家能否真的横刀立马吧!”

    刘云笑了笑道:“多半是假的,大宋官家哪里能骑得了马?”

    逞完了口舌之利,两个辽使就跟着前来宣召的閤门宣赞,大摇大摆的往东华门内走去。

    此时此刻,章惇和蔡京二人在一个宣赞的引领下,已经走入了东华门,一边行走一边还在低声交谈。

    蔡京说:“相公,辽使竟然把挂在都亭西驿里面的那幅画偷走了,看来是上当了。”

    章惇笑了笑:“哈哈,那武大郎还真有本事,若是辽主也上了当,那就给他的官做。”

    “纪忆之也不错啊,”蔡京又道,“把两个辽使骗得团团转……也该给他记上一功。”

    “唔,是个能人。”章惇点点头,“等他使辽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