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董亮的确是因为期中考试成绩达不到要求,才缺席了球队县大赛的比赛,否则的话元培中学在县大赛不会打得那么辛苦。

    董亮是元培中学少有的小学、初中经受过专业篮球训练的球员,不过在升高中时,宜兴大多数高中的篮球队都不收他。

    原因很简单,都觉得他个子太矮。而且董亮不仅矮,还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

    就算他基本功扎实,在体招考试中表现不错,可是学校还是不肯收他。

    除了矮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初中成绩太差,而且吃过好几个处分。

    很多学校招收球员可不仅仅是看球技,也要看成绩和品行,成绩太差考试不过关还是参加不了比赛,品行有问题更是哪个学校都不想收。

    万般无奈之下,董亮的父母只好把他送到了管理严格的元培中学,在元培中学他遇到了端木渠。

    和当年的端木渠一样,董亮在篮球队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不过他的篮球底子显然比当年的端木渠要好。

    端木渠便以过去姚锡成为元培中学打造的战术为基础,加上董亮的个人能力,希望能在市大赛上有所突破。

    谁知道董亮期中考试没有达到排名全校前百分之六十的要求,仅仅差了几分而已,而元培中学一向以校纪校规严格著称,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

    不过端木渠和元培中学并未气馁,而是拼劲全力拿到了县大赛的冠军。

    而董亮一边努力训练,一边刻苦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成绩,终于在月考中达标,得以顺利随队参加市大赛。

    可以说,董亮能够参加这次市大赛,废了不少的周折。

    为了篮球,他第一次上课全程不睡觉,为了篮球,他戒掉了手机游戏,为了篮球,他开始认真做作业。

    所以这次他异常的珍惜市大赛的机会,结果端木渠却告诉他,要让他上半场在板凳上待着。

    原因很简单,一是他没有参加县大赛,和球队的默契不足;二来这一个月他把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体能储备不太够,能全力打半场是最好的情况。

    总体来说,上半场都在端木渠的掌控中,只是没想到冒出来一个曾虹智,同时对陆源的实力出现错误估计,迫使端木渠提前派上董亮,防止分差被拉开地过大。

    “好了,不管他说了什么,一定要击败他。我们因为篮球而聚集在一起,希望我们也能因为篮球而继续走下去。我们不是最强的,但一定是最好的,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

    元培中学全队在更衣室里发出了齐声的怒吼。

    端木渠并不是什么高明的教练,论技战术他完全不是高静这种科班出身的对手,但端木渠和他的球员们拥有着对篮球无比的热情。

    看着这些理着寸头,志气昂扬的孩子,端木渠就想到当年的自己。

    这些孩子很多都是因为初中学习成绩不好,好学校考不上,职业高中不想去,才到元培中学来,边教育边“改造”的。

    元培中学的确管理严格,改掉了不少孩子身上的坏习惯;可是一个学生光管是不够的,还需要激励,需要向上的能量。

    在篮球队里,很多人都找到了这股能量,篮球的乐趣,团队的友爱,教练的关怀,每个人都改变了很多。

    现在,他们为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梦想,为了大家在一起时互相许下的承诺,在一个本不属于他们的战场,拼劲全力。

    就像蚂蚁想要触碰天上的云朵,明知不可能,却还是要爬到附近最高的树上,起码能距离天空更近一些。

    ……………………

    下半场的比赛很快就要开始,双方的球员重新回到球场,现场的观众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