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不遵守。如今已是逢难,再迁延日久,只怕会连累王氏啊。”

    王翊知道,蔡邕是铁了心要走了,自己再如何挽留也是不可能了,更何况此前邀请蔡邕之行为本就不妥。

    沉吟思索片刻,缓缓道:“既如此,弟子愿同老师一同前往,随侍老师身边,时时听从您的教诲,端茶添水,以尽学生之礼。且这一路远去朔方千里,四境不稳,夷狄盗匪肆掠,弟子在侧,也好保护您的安危。”

    说完不等蔡邕答复,又对身边的王隗躬身请求道:“孩儿愿常伴老师左右,望父亲恩准!”

    王隗眼神古今无波,注视了王翊一会儿,见他表情坚定,不似作伪,怕是下定了决心了。心头一阵感叹,面上则换了副表情,对蔡邕道:“伯喈兄,翊儿愿随汝而去,已定决心,吾同意了,愿成就这一桩师生美谈故事,不知您意下如何?”

    王隗这一默契地帮着劝说,蔡邕拗不过这对父子,很快同意了,当然王翊需要收拾行装,随行侍卫也一样,因而决定延迟一天再出发。

    王翊决定随蔡邕北上,也不是头脑一热,一时激动下的产物,自然是抱着其余目的的。

    其一,上演一出千里随师求学的美谈佳话,再找人宣扬出去,广传天下,提高自身名望。

    其二,并州将是王翊计划争霸天下的根基之地,然而对并州除了书籍州郡志之外,所知甚少,尤其是西河、朔方、云中、五原等几乎脱离大汉掌控的郡县,更是一片空白,此次北上,便要借此熟悉一番并州北部之山川形胜,以待将来。

    其三,鲜卑、匈奴、羌人等胡人近年来越发猖狂,时常犯边,日后若要稳控并州,来自草原的异族是一道躲不开的槛。借此机会摸摸胡虏的底,若有事,也顺便让随行的选逢义从见见血,也算练兵,虽然可能会死人!

    其四,便是小蔡琰了,还未彻底收服调教,若是就此分开,刚刚侵入小萝莉心里的影子淡化了怎么办。

    当天王府忙碌起来,张氏心中万分不舍,却又无可奈何,亲自替王翊准备行装。王翊则在选逢义从中挑选了四什人马,带上高顺与杨凤。至于王顺则被留下统领主持剩下的义从,没办法,现如今也只有王顺受到王翊如此信任,将最心腹的力量交给他看着。

    王端、王竣两兄弟也想跟着,不说王隗、张氏的反对,王翊也决绝地回绝了,让其待在家中侍奉父母,读书习武。

    旭日东升之时,迎着初夏之暖阳,王翊并蔡邕一行四十余人,徐徐离开祁县城,这将是王翊头一次出太原郡,北上纵览并州大地,见识北疆风土。

    前一晚,王隗、王翊两父子又促膝长谈了一番,直至深夜,谁也不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