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你的精巧传球,我可打不出穿云球,帮康大壮看着点,别被人偷袭了。”

    小细默默点头,从怀中取出一尊小银佛,递给李臻,“这是灵隐大师给我护身佛,你拿着!”

    李臻接过小佛,这时远方又隐隐传来一声惨叫,时间不等人了,李臻连忙催促他们,“快走!别耽误时间了。”

    康大壮和小细带着骡马先走了,酒志眼巴巴看着他们走远,这才咬牙切齿道:“他们把马都带走了,到时我们怎么逃命?”

    李臻背上弓箭,笑道:“不用担心,我自有安排!”

    李臻低声又对他说了几句,酒志这才脸色稍缓,“这还差不多,老子救人可以,但要把命搭进去,打死也不干!”

    酒志心中有了底,又高兴起来,连忙跑回石窝,将那个镶嵌着宝石的皮囊背在身上,跟着李臻从山岭上翻了过去。

    ........

    李臻一行遇到的吐蕃人确实是吐蕃军的一支斥候队,约三十余人,他们奉命在敦煌一带刺探唐军情报,准备从南山返回高原时,却在途中遇到了从洛阳过来的朝廷使者一行。

    朝廷使者是武则天的心腹宦官高延福,他在二十几名随从的护卫下前来敦煌考察塑造弥勒佛大像一事,却不幸在玉门附近遭遇到吐蕃军斥候队的伏击。

    双方爆发了激战,唐朝一方寡不敌众,死伤大半,高延福一路向敦煌奔逃,最后被困在一座砾岩山上。

    而李臻他们遇到的死者,正是高延福派去敦煌求援的随从。

    此时高延福一方只剩下四人,藏身在一座砾岩山的山洞内,除了高延福和一名小宦官外,还有两名武艺高强的随从。

    而吐蕃斥候军却还有二十余人,首领是一名百夫长,他发现了高延福携带的符节,意识到对方身份非同寻常,若能将这个唐人使者抓回军营,他必能立下大功。

    百夫长本想一鼓作气冲上山抓住唐使,不料对方占据地利,还有两名武艺高强的随从,使他们冲击失败,反而损失了四人。

    这令百夫长暴跳如雷,但他也吸取了教训,不再蛮战,而从四面包围,一举击杀对方。

    当李臻和酒志摸到高延福被包围的砾岩山时,正好遇到吐蕃人从四面围山。

    “老李,我们该怎么干?”

    李臻取下长弓,这是师父忘尘大师亲手给他制作的一把弓箭,耗时三年才制成,完全能和名匠媲美,取名暗影。

    这是一把两石弓,需要近两百斤的力量才能拉开,而且还是骑弓,讲究拉弓如月,放箭如电,也就是拉弓要满,放箭要快,李臻足足用了两年时间,才渐渐适应了骑弓的射法。

    李臻抽出一支箭,斜睨他笑道:“你敢杀人吗?”

    酒志恶狠狠道:“如果不是他死就是我活,老子也豁出去了。”

    “但你那一刀,完全可以射吐蕃人的后颈,最后却射他的脚腱,我就担心你在最后关头下不了狠心。”

    酒志半晌没有说话,他叹息一声说:“我也不知道,我当时一心想给小驴报仇,但不知为什么,最后一刹那又下不了手,所以大师给你的评价是心狠手辣,给我的评价却是色厉胆薄,我真不知你那一剑怎么刺得下去,活生生的一个人啊!”

    三年前,师父给自己的评语是胆识过人、心狠手辣,李臻当时也觉得好笑,他前世既不是杀手,也不是军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

    而今生更只是一个还未出过远门的敦煌少年,和心狠手辣哪里沾得上边?

    直到他刚才第一次杀人,那种痛快淋漓的感觉,才使他意识到师父说的话或许没有错,自己骨子里真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

    李臻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他拍了拍酒志的肩膀安慰道:“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