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少一相是有些不便,但也不至于到政事堂停顿的地步吧!”

    张柬之叹了口气道:“从前狄相在的时候,凡遇朝政事务争执不决,就实行七相表决,结果总是以四比三通过,现在狄相不幸去世,杨再思等人便想趁机在政事堂夺权,凡是我建议的政务,他们就不会同意,很多事情都僵住了。”

    李臻当然知道他所指,杨再思、宗楚客、豆卢望钦三人本来就不和张柬之等人一条心,现在政事堂出现了两大派系,正好各占三人,势均力敌,很多事情当然就推动不下去了。

    “那张相国有没有和圣上谈一谈?”

    张柬之摇了摇头,很沮丧地说道:“我找过圣上,但圣上态度模糊,让我尽量协调,不要再用这些小事烦她,圣上根本就不想过问此事。”

    “关键还是第七相,是吧!”

    张柬之慨然长叹,“说得不错,就是第七相的问题。”

    李臻沉默片刻道:“张相国觉得桓彦范此人如何?”

    张柬之一怔,他注视李臻片刻,缓缓道:“这是相王殿下的意思吗?”

    “算是吧!寿春王殿下找过我,他希望让我向你推荐桓彦范。”

    李臻很坦率,直接说出了相王李旦的要求,张柬之何等老辣,他立刻悟出了相王更深一层的意思,相王其实是想拉拢自己,否则他应该建议李臻去找上官婉儿。

    张柬之当然是支持李唐,不过他更偏向于庐陵王李显,因为李显才是大唐正统,他心中有点为难,之前他已经答应了李显的要求,推荐兵部侍郎张说入相,现在李臻又代表相王来找自己,让他怎么拒绝。

    踌躇良久,张柬之苦笑一声道:“桓彦范才能出众,学识渊博,确实有宰相之才,不过我觉得兵部侍郎张说更适合目前的相位,他曾是李将军的长史,李将军应该更了解他才对。”

    李臻明白了张柬之的意思,他还是要支持李显,不能改弦易撤,其实李臻也知道很难说服这些相国,连自己岳父狄仁杰都没有能说服他支持李旦,自己又怎么可能改变他的想法。他本来就不抱太大的希望。

    “好吧!我明白相国的意思了,我完全尊重相国的决定,就不勉强相国了。”

    张柬之很抱歉地将李臻送出官房,又对他暗示道:“其实李将军可以去找一找姚相国,我觉得应该会接受将军的方案。”

    李臻也正要去找姚崇,他笑道:“多谢相国提醒,我这就去找他。”

    他拱拱手,告辞而去,望着李臻走远,张柬之微微叹了口气,尽管他全力支持李显,但李显偏偏身体不好,圣上可能把皇位传给他吗?

    .......

    时间又过去半个月,各方势力对第七相国的争夺也愈加激烈,但形势也愈加明晰,张柬之推荐的张说和张氏兄弟推荐的张神望占据了上风,朝野都说,第七相国无论如何都是姓张了。

    对于相王李旦而言,虽然他推荐的桓彦范落了下风,不过他也有很多收获,首先是李臻对他的支持愈加明显,其次是姚崇终于明确表态,他会全力支持相王李旦复位。

    这样一来,李旦在政事堂中也有了自己势力,就算第七相争不到,但他也心满意足了。

    书房内,李旦正在和两个儿子商议下一步的计划,三子李隆基的谋略勉强让他满意,重伤武攸宁,断绝了武攸宁上位的可能,同时使武三思遭到重责,使二张和武三思联手对付李臻的计划遇阻,大大减轻了李臻的压力,才使李臻能全力替他奔波,赢得了姚崇的支持。

    可谓环环相扣,但让李旦有点不高兴的是,三子报复心太重,竟然把祸水引向太平公主,这着实让李旦有点恼火,这一点是他事先没有想到,也是三子隆基没有向他汇报。

    李隆基没想到父亲会发火,连忙解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