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第103章 部署遐想

    回到后宫的庞涓没有就此打住。

    要做就要赶紧利落。

    “传,参谋长王廖,和大学士卫庆,公孙衍,公孙阅,慎到,辛桓衍,李靖,蒯越,庞义到上书房。”

    如今的内阁是八大学士。军政皆有,比起昔日,少了已经去世的太子太傅陈平。多了兵部尚书李靖,吏部尚书庞义。

    当他们还没来前,庞涓也在考虑历史上那些成功案例。

    历史上最成功的的要属于唐朝,从太原起兵,借着天下大乱,先取关中,在夺中原,最后拿下江南。

    而这条路也是最成功的的,不论是秦朝还是汉朝,都是西部向东进攻,取得胜利。

    拿下关中这种优势就会明显。

    也是最成功的的,因为隋朝等很多朝代都是这样的。

    不过现在庞涓的情况,显然更像后世的满清入关初期局面。也像蒙古帝国进入中原的情况。

    他们都是采取先拿下关中,比如蒙古先灭西夏,再灭金朝。

    满清也是先消灭割据关中的闯王李自成,然后灭了南明和大西。

    这样显然是最为成功的,有这么多“案例”。

    虽然还没发生,但是这些都是“战略经营”

    并不知道多少人,多少俊杰才制定了这样的战略。他全部“盗版”。

    现在,他就用按着这个战略开始制定滚滚大轮,来辗压各国。

    而这些赵国精英就是制定者和执行者。

    上书房

    庞涓看着最新版本的战国地图。

    而九位大臣同样在拿着各种资料谋划。

    兵部尚书李靖道“我们能进攻秦国的有五条路,其中内蒙古自朔方郡南下,袭破秦国义渠部落,进而占据北地军,随后可以从西北包抄咸阳。

    一路可从上郡南下,不过这里秦军驻扎严密,人数众多,又有秦关金锁关为凭。我们要攻破代价太大。

    还有一路从河东渡河进入关中,这路最有优势,也将是主力。

    还有一路就是韩军进攻潼关,威胁咸阳。

    最后是楚国攻取蓝关或从汉中出祁山,直取咸阳。

    这五路,韩国已经同意,并准备了八万大军,随时出战。

    楚国也有意向,但楚威王不思进取,恐怕会有变动。

    而要灭亡秦国,我们赵国才是关键。

    而我国,在上郡有劲锐近卫军三万和一万劲锐的上郡守备军,至于其他民兵就难以作用。

    中路兵力也就是三万。

    山西还有兵马九万和三万近卫军,守备工作可以留给民兵。

    也就是说,攻入关中我们河东最多有12万人。

    最后就是内蒙古,这里可以调动蒙古八旗七万人。

    绥远军近十万人。最近几年整个关外,兵力不断增长。

    可用兵力超过30万。

    但考虑到沈阳军区遥远,和外蒙,内蒙一些地方军队召集太远,成本太高。

    我认为,外蒙古出动三万大军和内蒙绥远军三万,察哈尔军两万,

    组成11万大军并被太难啊。加起来就是27万精锐主力。

    如果大王亲征,还有锦衣卫和中央其他主力。

    除去威慑齐国的东军,支援和戒备魏国的中军,还可以抽调北军三万。

    总计达到三个近卫军九万,全部山西军10万,两蒙古八旗军11万。达到30万的总兵力。且不连锦衣卫。

    而秦国总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