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无所谓的点点头“不过不得为难失败者,更不得违逆人伦天常”。

    黄道远也点头“办三件事,可以,但是不能超过各自底线。”他们论道已经不是一日,各自底线早就熟悉。

    “好,击掌盟誓”。张道衍自信满满。然后对七旬老者稽首道“孙子,您虽已经从吴国朝堂隐退十年,但是却熟悉吴国朝堂,请为我们指教一二”。

    老者竟然是十年前突然从吴国吉盛时期隐退的兵圣孙武,兵家之祖。

    “自当知无不言”。“那么,对于公子地此人,你怎么看”。黄道远一听,笑道“一个混蛋,能如何”。孙武摇头“我离开时,他还是十岁幼童,十年以后,我已经看不穿,但是从我弟子口中得知,此人大智若愚,励精图治,有当年阖闾之志,但是依他现有手段,操之过急,而且商家之祖范蠡,和鬼谷门文种两人联手,放眼天下能破他们局的,或许不多”。

    张道衍不以为然的说“兵圣你也做不到”,孙子摇头“虽然看着吴国倒下很心痛,可是我该做的已经做了,对于吴家的知遇之恩,我已经了结,况且,对上范蠡文种,一个我或许还能压制,两个我就不是对手了,毕竟我没有伍兄相助,指望朝堂上伯噽等人相助,绝对孤掌难鸣”。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孙子的话就是如此。

    正如《孙子兵法》开篇: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

    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张道衍点头,内有奸臣昏君,外有强敌,这才是吴国最要命的,有一个就危险,偏偏此时吴国有两个。

    “听闻孙子写了一本兵书,希望能借我一观”。孙子看了他一眼,不说话。

    张道衍于是道“我愿意用《道德经》来换”。

    孙武一听,眯着眼睛,然后叹了口气道“既如此,这部兵书就送你一份了,但是不得给我传语奸邪之人”。张道衍大喜“谢过孙子”。

    一边的黄道远欲言又止。他很想说,你们不能这样,尤其是师兄你,不能把师傅的经典就这样送人了。

    相比起孙子的兵法,他觉得老子的经典,那才是夺天地造化而成。

    可是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各取所需,更何况他们还有一大目标---吴国。

    石头城,也叫金陵邑。

    这里属于吴地北上江都的额必经之地。

    当他得知夫差渡江北上,也急忙快马赶来。

    当他准备渡河的时候,耳边却传来童子悠扬的歌声。

    ““响箿廊,...

    桃花殿下好梦乡。

    干戈动,

    桐叶冷

    吴王醒没醒。

    寒鸦唱,

    梧叶秋......“

    童声稚嫩而更显凄惨悲凉。

    “巨臣,去问问,是谁叫他们唱的”。众星拱月的吴地骑在战马上,威风凛凛,不过由于害怕刺客刺杀,他的军服和其他士兵并没有不同,或者说整个虎贲军上下,远看就是一个人的不同分身而已。

    巨臣并没有自己去,而是让部下去问。

    很快童子就交代的清清楚楚深怕因此被这些穷凶极恶的军士捕杀了。

    “公子,问清楚了,是长江泮一个渔翁所传唱”。

    吴地一听,心惊胆战,这可是“亡国之音”能唱这个曲子的,绝非等贤人。

    因为他的原创是范蠡,离间吴国君臣之心,从此夫差彻底丧失人心,仅仅靠着军心维持,是多么脆弱,一旦夫差不败的风头被破掉,那就是吴国灭亡之际。可是以前只在姑苏以南传唱,可是现在连

    这种人,如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