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的烦躁造成的。

    而另一边,吴地详细看了远在秦国的锦衣卫的效果。

    西施不愧是四大美人,负责献美人的巨灵,也就是巨臣的长子,就被赢剌引为心腹。原本他们是打算以吴王地名义献出的,可是发现秦国内部对吴国并无好感,比如将军子蒲和子虎,都是20年前击败吴王阖闾亲弟弟夫概的猛将,要知道夫概的勇猛那都是吴国数一数二的,就是夫差当年也只能仰望的存在。

    更何况他们发现伍子胥的儿子,那个托孤于鲍牧的伍子胥后人---伍封,竟然奇遇连连,现在竟然是秦悼公最看重的年轻将军。他们试探下,发现虽然伍封对于吴王地没什么仇视,可也对吴国毫无好感属于那种态度纠结(又爱又恨?)的存在。

    于是他们选择了继续蛰伏,由巨灵带着西施改名献给了赢剌。结果就是,西施绝对是比褒姒,妲己还要妖孽的存在,赢剌从此为了取欢西施,那是费尽心机。

    可惜再度被人送掉的西施,却已经心如死灰,如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

    于是在秦国有了冰山美人的称号。而巨灵等人也借助秦国太子赢剌的宠幸在秦国扎根并慢慢崛起。算是有了立足根本。

    吴地看完,烧了书信。然后对着地图思索。早就玩腻了的他,现在也不想搞什么新花样了,那个没什么意思,有点审美疲劳把。而吴国,基本上九个郡他都游玩视察过,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在现有科技下,九郡能有多大发展,他心里也是一清二楚。

    有一句话“盛极必衰”。眼看着吴国经济就要逼近极盛,那么他就得想办法破局。

    日渐熟练的政务能力,和阴谋斗争经验也在一干大臣努力教导下,有了初步基础,不再是小白。安怪历史上楚庄王要蛰伏三年才“一飞冲天”,那是没办法。不了解自己,不熟悉情况,你不装傻,就得完蛋。等这一切都已经搞清楚了,准备好了,那么就是出手的时候了。

    而吴国破局,无外乎破楚和灭越,都是老大难的难题。

    而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吴国智者们也清楚,越国短小精悍,胜败在一夜之间。就怕在关键时候,他背后的楚国,给越国支持的同时,自己也亲自下场。那就是吴国要命的时候。

    对付其中一个,吴国有着巨大优势,可是同时对付两个,就只能被动挨打了。

    吴地很想先灭了越国,因为越国是吴国灭亡的根本。

    可是计然,张道衍等人都告诉他,如果不把楚国重创,那么越国即使被灭了,楚国还是会支持越国再次复国,几乎无解。只有先把楚国这个越国靠山重创了,那么才算了端了越国的最大依仗。

    于是现在朝堂之上就在策划如何搞残楚国,幸好,晋国更加乐于跳出来主导此事。

    而吴国也乐于配合。

    吴地在羊皮纸上写下“白公胜之乱”如何借助这一次楚国动乱,增大吴国实力而削弱楚国实力。就好像越国很难一战兼并吴国一样,吴地也知道很难一口气吃下楚国,即使吃下,中原各国也绝对不答应。

    吴地看着地图,很快沿着大别山原始森林化了一条线“先把华东五省统一了”有了目标,那么就得把楚国挤出去,包括割据白地的白公胜,还有巨阳,蒙城等地楚国大夫。都需要消灭。

    而这里面最难对付的而不是有执念的白公胜,而是白公胜的死对头---慎地大夫。一个楚国少有的清官。

    一个看不惯白公胜任人为私的忠贞志士。

    吴地很快有了算计,看来在白公胜动手以前需要把这个家伙除掉。

    有意思的是,这种事情总是不经意的就有了机会,还是对方求着你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