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是整编以后,淘汰老弱病残以后,大军战斗力远胜于之前纷纷渣渣的四十几万大军。朔州的”精兵简政政策执行的最为合格”

    赵丹的政策并没有不妥,可是蔺相如一面赞叹国君的英明神武,睿智改革,但是如果不是他熟悉内政,对各部利益了如指掌,恐怕国君再好的意见也会变成害国害民之举。

    幸好此时的赵国人才储备超级多,即使设置两州以后,官员数量还是很充沛。

    这和此前大力推广教育不无关系。

    而整个改革中执行最给力的就说保定军校的军校生,他们自称“天子门生”执行力远远高于那些豪门出来的贵族子弟。

    赵丹点头“这样我们对于蒙州和朔州12郡就可以先把目光移开了。那么冀州和并州如何”

    赵丹对于河朔和蒙古反而不担心,没办法这几年投入巨大。

    大量宗室子弟加盟,也使得这些地方对于赵国归属感强了很多。

    更何况李牧此人能力非凡,有他在加上一干能臣武将,西北想乱都难。

    反而是并州让他担心,没办法,白起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是不愿撤军。哪怕信陵君断了他的归路他都试图击败赵国。反正白起这个杀神的想法他是猜不到。

    “如果加上划入并州的代郡,和即将东迁到平阳上党的朔州人口,他的总人口将达到40万编户,分设上党,太原,雁门,代郡和平阳五郡”赵丹想到,如果魏国愿意将肥沃的河东割让给赵国,那么并州就是后世的山西省的古代代名词。面积几乎没什么差距。向西占据黄河和吕梁山两处天险,东面是太行山天险,南面有黄河和中条山,北面也是高山和长城,端氏易守难攻的好地方,虽然经济不如黄淮海平原地区发达,但是胜在稳定加上人口多呀。

    “可是即使将编户十万的代郡编入,他的军队在战后也只有三十万人口,而且后备兵力远远弱于朔州的后备力量。

    则源于整个长平之战正面战场我们已经战损十几万人马,给并州带来沉重打击。如今并州合编约为30万西军,其中十万掌握在西军都督乐乘手中如今正在南下攻取平阳郡,其余20万大军会和支援的20万冀州兵,在兵力上我们在长平前线已经处于绝对优势。

    为何,整个河东,秦国投入的总兵力约为65万,包括驻守河东的兵马。他的战死兵马高达三十万之多,其余人人带伤,这是我国坚守,敌人进攻不利局面照成的。我国战死的在长平之战前线大约有十万多一点,但是这是建立在高伤亡的前提下。战前西军乐乘部为25万,支援他的主要是冀州六郡的东军14万,中军13万,东军10万和御林军五万,总计42万。

    枢密院采取轮流上战场的政策,使得我国重伤轻伤战士都能及时得到疗养,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打到现在,双方都已经精疲力尽。我国战死士兵超过20万”比起历史上赵国的损失一点不差,历史上秦国打到如今的九月,发兵六十万,损失近半歼灭赵国精锐45万。而被其坑杀的应该不足40万,毕竟赵国即使士兵略强于亲兵也很难依靠五万人的战死,消耗秦军高达30万伤亡。要知道历史上廉颇可是连败五场。战损五万以上。这还是初期。

    如今廉颇保守指挥下,长平前线赵国战死数目是秦国的三分之一,但是伤员却是秦国的两倍还多。

    而战死数目再加上西线李牧指挥的关中战场和赵括的南路战场,总计战损高达二十几万之多,若果放在公元前265年,那就是赵国三分之的兵力。

    还是精锐。

    “如今整个冀州加入大量移民以后,总编户高达43万户,其中军户大约为40万户。原本兵力分散在中线和南线两个战场,如今赵括班师,就可以将有限的军队调到长平前线。但是四十万冀州军队中,能赶到长平的极限是20万,不是没有粮草,而是冀州伤员实在是太多,恢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