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的就一辈子别想出保定军校”“保定在哪里,赵国似乎没有这么一个地方”

    赵丹于是在河北北部指出一地,大致就是后世河北著名重镇保定所在地。

    历史上清朝直隶总督长期驻地就是保定,还是省府,直到后来铁路兴起,石家庄等地才逐渐取代保定成为河北中兴。

    赵丹也想钉在这个比较中心的地区,稳定,不会受以后赵秦战争威胁影响。至于燕国,根本就没能力打到这里,或者说,赵国压根就不觉得他能渡过易水。

    赵奢于是点头感叹“原来名字确实不如保定这个名字,保定,保家定国,急具深意,”他对于赵丹改名极为支持。

    "现在我们似乎更加应该讨论怎么应对田单,这人最近可没闲着”

    赵奢感慨自己有些老了,比起田单的火力,他可就输了太多。

    “我感觉,田单的事很简单,只要说服了太后就可以了,关键是,齐国意图收回西部国都,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我们不能让齐国仇视我们,在未来我们必须取得对秦国的胜利,才能丢弃这个盟国,现在我们实力略逊色秦国,那么齐国联盟就是必须的,有了齐国的兵力和国力,我们占据上风,反之,我们会很吃力,还会有覆灭的危机,所以连接友邦刻不容缓”

    如今赵国极力倡导赵韩魏“三晋”同盟,由于遭到秦国远交近攻打击,三国经常联合一起对抗强秦,其中韩魏往往惨败于秦人,赵国勉强能和秦国战个平手。事实上,阙与之战以前,秦赵20年余年没有交战,阙与之战以后,秦国见识了赵国犀利的战斗力以后,也更加慎重对付赵国,不敢轻易得罪死了赵国。

    这样子,魏国和韩国就倒霉了。结果,三晋同盟虽然建立,可实际上三国根本做不到互助信任,最终无力阻止秦军不断东进,可是这个联盟还是有效,那就是秦国不敢肆无忌惮的发达灭国之战,不然必然激起另外两国唇亡齿寒,激起同仇抗敌决心,那时秦国的国力也很难讨好,于是虚伪的三晋同盟就一直存在着,而另一个就是共同对抗秦燕联盟的齐赵联盟。

    这两个同盟使得四战之地的赵国可以比较稳定的发展自己实力,避开秦国锋芒,但是必然的一旦秦赵边界随着魏韩败亡连在一起,那么早晚一战也是必然的。历史上的上党大战,不就是两个强国连在一起爆发的。

    “这个好办,告诉田单,只要齐军占领同样的燕国城池和土地,就随时可以交换,这样齐国就不得不出兵参战”赵丹说道。

    “可是真的要割让济西三县吗,有了他们我们就有了济水又一道防线,对于东部安全很有力的'"

    “我看了赵国行政地图,发现各郡部署完全没有规律,职责严重和他的地理位置不和,比如东部我们可以设置靠近邯郸的巨鹿郡和远离邯郸靠近齐国的平原郡,可是两个郡如今犬牙交错,对于加强东部防守可是很不利。

    这时

    走到赵国最新地图的赵奢,赵丹研究着赵国形式,

    而其他质子营的高级将领们只有看着听着的份。

    “我们其实可以这样,以黄河为大致分界线,以东直到济水这么大块地方,保守估计这里有五万户,那就是有25万左右人口,根据我们兵役,这里就有五万大军,在这里设置统一管理的郡县,那么即使齐国突然攻入,赵国也能以郡县编制坚决反击自保。

    而黄河以西的地方包围着邯郸东部,可以称为邯郸强有力的盾牌。他的郡县也可以按照户数大致编五万户,这样整个东路军就有十万大军,以齐军战斗力,我们十万东军完全可以辗压他们,只要他们赶来,就是有来无回的结局”

    赵奢大为惊叹“这是非常好的提议,以前我也发现了,可是没有决心改变,如果陛下力主,臣愿意全力支持”

    赵丹没有看出赵奢这里面的深意和陷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