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解决了自发火铳的许多疑难问题。

    夜色深沉,秋意侵人,王斌坐在房中的书桌前,思考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家丁来报,说是孙氏兄弟带着戴氏父子几人回来了!千盼万盼的人到了,王斌反而不急了。让戴梓先在山上熟悉几天,过几天自己再去找他。

    另外,战地医院也必须考虑。虽然这个时代火器还不成熟,不像后世的国耻战争那样血肉横飞,但也要把士兵的战地医护作为重中之重,这可是和士气和一支部队的战斗力息息相关。

    还有军官学校,参谋部,技术部等等,一个接一个的摆上了王斌的案头。

    现在孙氏兄弟也回来了,就让孙虎担任起整个火器的生产,孙豹负责安全保卫。再成立一个火器技术开发部,由戴梓和杨师傅共同负责。

    火炮终于可以铸造了!戴梓来了,历史上这小子造出的子母炮威力可是惊人,历史上可是有存品留于后人的。戴梓造的冲天炮能发霰弹,威力惊人,只有把希望寄托在这小子的身上了。

    已经是深秋,再加上前一阵子的连绵秋雨,天气是真冷啊!王斌的房间里现在还没有生火炉!真是小伙子睡凉炕,全凭火气旺啊!也不知道老君山上那群家伙把蜂窝煤机给造出来了没有?

    王斌搓搓手,到外面打了一会儿拳,再看了一下阴沉沉的夜空,深沉的夜色。他回了屋,脱衣上床,吹灭了油灯,心里面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中午,张直派了家丁过来,说是那个蜂窝煤机做好了,问他是送下来,还是上老君山亲自去看。

    王斌心中一喜,带着两个家丁,跟着张直派来的人,悠哉悠哉地上了老君山。

    路过老君山第一道寨门外,约三里的一处大平地时,王斌看见许多人正在忙着,泥瓦匠、木匠、帮工,一个个汗流浃背,干的热火朝天。看着那堆起来的一袋袋的土水泥,王斌就知道,这肯定是老君山新建的学堂了。

    看来高元爵的眼光不错。这学堂背靠悬崖峭壁,面前地势平坦,紧邻大道。周围树木葱茏,左前方一条清澈的河流缓缓而过,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环境清雅,端的是一个读书育人的好地方。

    等到了山寨大厅前的校场上,看着一队队正在训练的兵士,王斌有些出神,看来重庆来的苦力们已经习惯了这里的训练生活。

    在士兵的带领下,王斌来到了炼炉旁的平地上,他上前一看,果不其然,几个黑乎乎的家伙杵在那里,旁边是一堆黑煤末子。

    王斌叫人弄来了一堆土,然后大概按重量分堆,按照4:1的样子,把煤末子和土混了起来,混好以后,王斌浇上水,像和泥一样活了起来。

    感觉粘稠度差不多,王斌在放煤球的地方撒了一层锯末,然后自己拿着煤球机一个一个的打了起来,遇到煤球机上粘的太厉害了,就拿过去在旁边的水槽里面洗一洗,把煤球机冲洗干净。

    打了大约有两三百个,王斌把煤球机交给赶过来的张直,让他也来实践实践,锻炼锻炼身体。

    张直接过煤球机,学着王斌的样子打起煤球来。刚开始煤球的形状控制的不是很好,不过一会儿就进入了正轨。看着一个个圆乎乎的煤球出来,张直也干得兴致勃勃,打的煤球已经比王斌多出了不少。

    高元爵早已经在旁边观看,见张直兴冲冲的样子,不由得笑道:“张大教官,如果被你手下的兵士们看到你现在的样子,一定会大吃一惊!这还是那个在训练场上,跺跺脚就令人胆战心惊的黑面瘟神吗?不过只是个干粗活的泥腿子罢了!”

    王斌也笑道:“老高,恐怕张直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干这种事情!不过老高你有一句话说的有待商榷,劳动人民最光荣,每一个靠自己的辛勤劳作,获得收益的人都是有尊严的,也值得我们尊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