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茅屋,流民人数众多,一百多间建造好的房屋根本不够。

    上万流民,可以对仙峰山上的铁矿,盐矿和煤矿等进行开采,仙峰山上的那些旧矿,所需的人手就不少。

    由于自己铸钱,王斌也不怕这些人的薪钱。就凭这几千人的铜钱消费,还远远形成不了通货膨胀。

    有感于粮食的重要性,大雪山周围的几县,包括叙州府城宜宾,几乎是一夜之间都建起了王斌自己的粮行,当然,挂的还是重庆府“巴渝米店”的牌子,具体的经营事宜都由黄三负责。

    成都府有黄小龙负责的粮行,重庆府有五姨太开的粮行,现在王斌的粮食生意已经占据了整个四川市场。

    棉服源源不断地运上了山,过了几天,重庆府也运来了几船大米。几座山上的士兵和流民们,也终于可以热热闹闹的过个好年了。

    为了山上的士兵们能过好这个春节,王斌可是费了不少心思,准备了大量的年货和礼物,在节日要到的前几天,全部让人送上了山。

    吴锦萍仍然在守孝期,王斌写了一封信给吴锦萍,把自己的一些情况告诉了她,说自己在这里一切尚好,无需挂念,让她注意身体和安全,照顾好母亲云云。

    康熙十年(1671)年的春节到了,除夕夜,所有的人们都沉浸在了节日的快乐之中。

    王斌没有回富顺,董平和王前也从富顺县赶了过来,大家的新年一起在大雪山上度过。

    几个老朋友在一起,加上孙氏兄弟、戴梓父子、高元爵、马撒依姐弟等,一行人聚首,都是兴奋异常。

    天空繁星闪烁,黑暗中不时有烟花绚烂升空。

    “我告诉你们,将来恢复汉人的江山,就是从这里,从今天开始!”王斌喝的满脸通红,大声说道。

    数千雄军,火炮,火铳马上就要投入生产,正是踌躇满志,豪气纵横,澄清天下之时。

    “元嘉草草,封狼居西,赢得仓皇北顾。天助,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今我方根基尚浅,正宜积蓄力量,蛰伏待机。切忌莽撞从事啊!”戴梓说道。

    韩侂胄开禧北伐,西路吴曦吴氏兵团,东路郭倪郭氏集团,武备弛禁,准备仓促。吴曦直接叛国,郭倪集团昏庸腐朽,毫无战力。最终一败涂地,开禧之败也在所难免。

    戴梓深知,自己如今是朝廷钦犯,不可能再公开露面,招摇过市。这一辈子唯一的希望,就是王斌起事成功,自己才能恢复自由之身。

    “大雪山声势越来越大,虽然表面上没有悖逆之象,但长此以往,必将引起清廷的注意。而且,大雪山人多口杂,难免会有心怀叵测之人,泄露大雪山上的根底,不得不防啊!”高元爵愁眉紧锁道。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纸包不住火,人心隔肚皮。大雪山,仙峰山上几万人,白沙有涅,良莠不齐,难保不会给大雪山带来危机。

    不过,除了贴心人,大雪山,仙峰山上,以及老君山上所有的士兵、流民、苗人,从来没人认为王斌是“反贼”。相反,大家都认为,王斌是一个乐善好施的大善人。

    王斌是满清的地方守备,他也从没有说过反抗朝廷的话。队伍上的人,不管是练勇,家丁,还是湖南帮,矿工等等,都只是把自己当成了王斌的私人武装,把开矿,铸钱都看成是王斌的私人产业。至于造枪造炮,除了工匠和相干中心人物,许多人并不知详情!

    自从王斌到了大雪山,流民们再也没有挨冻受饿!于公于私,他们也不愿意王斌发生任何意外!一旦王斌有了差池,他们岂不是又要过上以前那种生活!

    “寻寻觅觅,辛苦经营。即便满清发现了大雪山上的事情,即便是满清大军进剿,我王斌也要和他血战到底!汉人必须要挺直了脊梁站起来!中国可以没有我王斌,但不能没有一个新的华夏国!”王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