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还是卖玻璃酒瓶?难道你这酒是仙酒?活着真的有起死回生之功?”刘兴全咄咄逼人。

    本以为是个噱头的高档玻璃酒,立马被刘兴全批的一文不值:“天助,现在玻璃制品的行情这么好,每个人都有几十万两银子的收入,请问你这一瓶酒大约要卖多少?你这大规模的玻璃瓶上市,势必会影响玻璃品的价格下滑,切不可因小失大啊!”

    异想天开被驳回,王斌一点也不恼火!玻璃瓶不行,那就走回原始的包装方式,不过自家的商标还是要体现的。

    位于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因为处于长江与洞庭湖两水交融之地,下瞰洞庭,前望君山,水陆码头之地,南北行人,东西商贾,多会于此。凭吊风景,指点江山,慕先贤之遗风,再小酌上几杯,也算是人生一大幸事了。

    岳阳楼虽然是岳州城的一景,但和后世一样,人总是要借景生钱,这规律也是千百年来不变。现在在岳阳楼上,就有好几家酒楼,借着几千年来文人骚客的到此一游,以及范仲淹的那首«岳阳楼记»,这里酒楼的生意一直都是相当的好!高朋满座,举杯言欢,这里的热闹很少停过。

    岳阳楼二楼,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洞庭湖景。正如范老夫子所说:“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江山白帆点点,船中渔夫渔歌互答,却是别有一番乐趣。

    “登斯楼也,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贤人之境界,我辈自是远远不及!”坐在窗边位置的一个白发老者叹道。

    “于大人,张大人,想不到您二位来了,要点些什么酒菜?小人这就下去安排!”掌柜的看到两位朝廷大员,赶紧上来招呼道。

    不等二位大人回答,掌柜的接着说道:“不瞒两位大人,本店新进了一些从四川来的好酒,味道非同寻常,今天给两位大人尝尝!”

    “掌柜的,就信你的,上一坛好酒!烧上一条鲤鱼,其他的时新小菜弄几个。”张大人说道。

    “于兄,这掌柜的满嘴油腔滑调,你也别太当真!所谓好酒,也不过是这女儿红,杏花村之类罢了。商家吗,总是以赚银子为上!”张兄道。

    二人到此,自然是奔着岳阳楼的景色而来。把酒临风,与一知心好友,临江赋诗,纯为消遣娱乐,至于那酒菜,只要不太难吃,能喝就行。

    小二把酒菜端上来,打开酒坛,给二人各倒了一杯酒,一瞬间,一股特殊的清香味开始弥漫了开来。

    二位大人久在官场侵淫,对酒自然是不会陌生。一闻到这扑鼻而来的酒香,于大人首先忍不住了,他拿起酒杯,倒进嘴里,然后慢慢咽了下去。

    看好友陶醉的样子,张大人也是端起一杯酒,一口灌了下去。

    小二赶紧给二人各自斟了一杯。

    “这才是好酒!清香柔和,却又后劲绵绵,实在是酒中的极品!”张大人端起酒杯,又是一饮而尽。

    “小二,你这还真是好酒!却不知是哪里来的,所费几何呀?”于大人喝完酒杯里的酒,开始询问起来。

    “两位大人!”掌柜的跑了过来,他连连躬身道:“不瞒二位大人,这酒是本店在四川的酒商提供的,是他们自己酒坊酿的酒。这酒喝了以后不上头,有一股清香味儿,而且也够劲。这四川的酒商说了,这种酒对身体还有好处,可以强身健体,治疗一些小病,长久饮用,对人体可有好处!”

    店小二也插话道:“现在岳州城里的大小酒楼,都在卖这种酒。大家伙儿的反映都很好。只是这酒也不便宜,一斤得200文钱。已经快抵上小的半个月的工钱了。”

    于大人和张大人都是哈哈一笑。对于底层的平户人家,200文或许还算点钱,但对于官场上的应酬来说,那还不是九牛一毛! 200文钱,只是二十斤米而已,又那是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