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遇到伤势严重的,王斌就亲自动手,缝针的缝针,上夹板的上夹板,重伤的伤员,王斌就上去说些安慰的话,让伤员交代一下后事,让马宇记下来,回去亲自安排。

    傍晚时候,山上传下话来,北面的官军已经退了,王斌让李固做好警戒,安排好山上所有士兵和家属的撤离。

    密密麻麻的火把点起,排列得整整齐齐的7500名士兵和苦力们一片肃然,战士们的尸体被并列放在泼了桐油的树枝上,整整好几十排。

    王斌带着一众军官士兵挨个瞻仰了勇士们的遗容,整个过程持续了大半个时辰,但却没有一个人埋怨半句。

    遗容瞻仰完毕,王斌端起一晚酒,对着死去的士兵说道:“弟兄们,安息吧,喝了这碗酒,我带你们回家!”说完,把酒缓缓地撒在了地面上。

    王斌和孙虎等一众军官,环列在遗体的四周,众人接过士兵递上来的火把,扔到了柴堆上,一时间,火焰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

    士兵都除下了头盔,马宇怒吼了一声:“全体都有,敬礼!”所有的士兵都抬起右臂敬礼,向着勇士的遗体致敬。

    三排火铳兵向天空扣动了扳机,连绵的枪声响起,响彻了天空,惊起了山中的群鸟,纸灰化蝶,仿佛是在告慰士兵的亡灵。

    士兵的尸体太多,不能全部带回去。如果埋葬,恐怕日后清军会过来清算刨坟。考虑之后,王斌决定实行火化,每个士兵留下骨灰,带回大雪山。王斌计划建立起一座大的陵园,来祭祀这些革命的先驱。

    士兵的名字,不管是大雪山的还是西山的,都已经被军官们记了下来,以便将来联系和照顾他们的亲人。

    天一黑,方震,乔大刚和吴先生三人在士兵们的保护下,驾着船,向重庆府方向而去。

    临走的时候,王斌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千万不要在码头上散播开来。毕竟自己现在的身份还是满清的军官,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要谨慎从事。

    三人当然满口答应,其实不用王斌叮嘱,他们也知道该怎么做,王斌在官面上的身份,对他们也是一种保护。

    王斌命人把自己一众人来时乘坐的50艘船全部开到了北岸附近,所有的伤员带着战友的骨灰先上船。

    近万人不是说收拾完就马上收拾完的,虽然早就让山上准备撤离,苦力也没有什么东西,但也花费了不少时间。直到子时,所有的伤员才带着骨灰,和2000多名老幼妇孺们在500名火铳营士兵的保护下,向着宜宾方向而去。

    帅治谟也不怕辛苦,让炮手和士兵们把三门将军炮又装回到船上,炮手私底下埋怨,老大都不要了,你老人家还舍不得!

    传到帅治谟耳朵里,他一听就变了脸。他警告手下,说回去要扣这些人的饷银。吓得炮手们赶紧连连赔不是。帅治谟可不愿意扔掉自己的这些宝贝疙瘩,炮手告诉了王斌,王斌也是一阵苦笑。

    西山的6000苦力在江边整整齐齐的排列,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方阵,大家一个个心情既忐忑又兴奋!终于要离开西山这个地方了,这几天清军连续不断的攻打,损失了上千兄弟,他们以为自己也会死在这里。

    谁知风向大变,上面竟然派人来接应自己了!风卷残云,摧枯拉朽,消灭了这么一大批的清兵,苦力们心里重新又恢复了信心。

    子时的时候,原来停靠清军船只的江面上,密密麻麻的布满了船只,王斌过来一看,吓了一跳,最起码有八九十条。原来码头上的苦力和船工知道清军打了败仗,听说要送这些西山的老同行走,一个个开着船过来送行,还有许多苦力和船工嚷着要加入王斌的队伍。

    官军打了败仗,重庆府的各大城门紧紧关闭,码头上的苦力和船工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吴先生,乔大刚和方震三人一到,在码头上一传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