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百家,千万孩童能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国家也会兴旺强盛起来。”

    张玉贞轻声道:“王大人志趣高远,小女子钦佩之至! 满清皇帝禁锢百姓想法,奴化百姓,文字之害,死者尤不放过。王大人却是让愚者变贤,学者至达,两者一拟一扬,可谓天壤之别!”

    白潜笑道:“大卫说泰西国家开明,王大人若是主宰中华,必会更胜泰西。中华文明也一定会传播天下。这才是万国来朝的天朝之邦。”

    王斌前面的话,张炫听的云里雾里。白潜这么一说,他倒是听的明明白白。难道说这个王大人有问鼎中原的异志?

    再看向自己这个侄女,向来矜持,自小便是饱读中华诗书,仰慕中华文化,七窍玲珑,乃是天下一等一的聪明人。虽然尚未长成,已经出落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更兼文采飞扬,乃是许多朝鲜年轻贵族的梦中人。

    今日,这位朝鲜国的国之蓓蕾,在这位四川的王大人面前,脸色红润,眼波流转,笑语盈盈,显然是少女情动了。

    他看了看眼前的王斌,年少英俊,彬彬有礼,文武双全,龙行虎步,乃是年轻一辈少有的雄才,若是……

    注意到侄女看向王斌时,含羞答答,面红耳赤的样子,而王斌也是有问必答,显得十分认真,注意礼节。张炫不由得暗叹道,这二人只怕是对上眼了。

    昔日吕不韦邯郸一掷千金,奇货可居,乃成国父,富贵无双,权势无二。

    张氏一族,虽是国中巨富,但在党争不断,政坛风云变幻的朝鲜,只是中人之阶,断上不得大雅之堂。若要一世富贵,自然需要一番风险和博弈。吕不韦之战国故事,放在如今的王斌身上,也是照样可以照本宣科。

    只要张玉贞跟了王斌,至少也是一强助,若是王斌能风云变幻,登上九五至尊,朝鲜国内,谁还敢轻视张氏一族!

    想起校场上那些何止万千、剽悍健壮的虎狼之士,麾下又有顾炎武这样的大儒,张炫心头千思万想,居然把来四川求田问舍的想法统统抛诸在了脑后。

    张炫低头沉思,堂中其他各人却是把目光看向频频交谈的王斌和张玉贞二人,显然心中有所想法。

    顾炎武不由得暗自点头,这女子虽是异邦,确是深受中华文化之熏陶,兼之天生丽质,聪颖过人,确实可为佳妇。

    至于王斌和其余女子的瓜葛,众人则都不放在心上。男人三妻四妾,何况王斌这身份特殊之人。

    众人交谈了一会,王斌看看天色不早,起身笑道:“贵客盈门,自然是无酒不欢。今日,就请众位品尝一下山上的野味,咱们自酿的番薯酒,把酒言欢,岂不乐乎!”

    晚上大堂置下酒宴,心腹之人如孙氏兄弟、李破奴等人皆来参加。众人志同道合,觥筹交错,桌上桌下好不热闹。

    张炫在宴前借机在河谷转了一圈,所到之处均是戒备森严,不知凡几的、肃穆威严的军士来回巡逻,军容鼎盛,军纪森严,虎狼之士,尽显彪悍。

    只是转了一个圈,他迅速的在心里打定了主意。

    见王斌端起酒敬过来,张炫举杯回道:“王大人英雄少年,胸怀天下,老夫敬佩之至! 鞑子势大,老夫愿意捐助二十万两白银,以助大人反抗满清!”

    众人都是吸了一口冷气!二十万两白银,这张炫可谓是财大气粗,不愧是海外巨富之人。

    王斌也是一愣,随即抱拳道:“多谢张译官! 张译官雪中送炭,深情厚谊,在下绝不相负! 银两只是暂借,待在下手头宽裕,必会归还!”

    张炫摆摆手道:“区区银两,都是小事! 在下还有一事,希望王大人应允!”

    王斌摆摆手,请张炫坐下,然后道:“这里都是生死之交,张译官尽可说来。”

    众人也都停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