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最直接,基本的了解。

    听到张玉贞的问题,王斌摇摇头道:“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是杂剧还是折子戏! 冒先生觉得是新戏种,我却不管,只要演出来百姓和士兵喜欢就行了!”

    张玉贞点点头道:“我看大人剧本写的很好,要是能编成戏剧让百姓和士兵们看,恐怕满清的江山不会长久了!”

    “这本就是我汉人的江山!”王斌斩钉截铁的说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属于我汉人的,我们一定会自己拿回来!”

    张玉贞眼睛里面充满了向往的神彩,她幽幽的说道:“中原逐鹿,封狼居胥,玉贞等着大人光复神州的一天,我朝鲜过也会举国欢庆,欣喜若狂的!”

    王斌坚定的点了点头,沉声道:“一定会的!你我一定会看到的!”

    一天的训练结束了,洗过澡,吃完饭,张大头拖着疲倦的双腿,向着营房的地方走去。

    “大头,你这是去干什么,这么早就要睡觉吗?”刘五换了衣服出来,额头上密密麻麻的一层细汗。

    张大头点点自己的大脑袋道:“训练了一天,是有些累了,想躺一会儿。”

    他看着刘五,好奇的问道:“老五,你这是要去干什么,怎么还换了衣服?”

    刘五不好意思地笑道:“半山腰上在唱戏,听说挺好看的,我也想去瞧瞧。”

    “唱戏?”张大头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道:“你说的是«华夏剧社»的演出吧,我也听说过,他还没有看过。”

    刘五赶紧道:“大头,那就一起去瞧瞧! ”他把嘴巴凑近张大头,低声道:“听说看戏的还有很多大小姑娘,怎么样,一起去瞅瞅!”

    张大头心中一动,点头道:“五哥,你等等我,我换身衣服,马上过来。”

    休整的平平坦坦的山道上,数以百计的士兵们和士兵家属们笑笑谈谈,纷纷朝着那个临时搭建的露天剧场奔去。

    此时已经是日落西山,倦鸟归巢,众人都是吃过了晚饭,忙里偷闲,三三两两,拿着凳子,互相寒暄着,打打闹闹,向前而去。

    露天剧场搭建在半山腰,这样两个校场的士兵来往都方便些。士兵,士兵家属们,山上的矿工们,大家都在向着那块大平草地涌过去,演员们就在那里演出。很难想象有比这更加热闹的地方了,就连王斌,顾炎武,闫尔梅,冒襄这些人也是与民同乐,完全没有什么架子。

    没有什么后世所谓的门票,也没有包厢,雅座之类,所有的人都是无差别对待,孩子放学早的,或是老人无所事事的,更是早早拿了板凳,提前一半个时辰到了现场,抢先占好了有利的位置。

    看到人群前排有几个认识的兄弟招手,张大头和刘五赶紧挥了挥手,向前而去。

    一个年轻人弯下腰,去捡掉在地上的书本,却挡着了张大头二人前去的方向。张大头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道:“兄弟,给让个道,让我过去。”

    年轻人抬起头来,张大头和刘五都是一惊,刚要抬手敬礼,年轻人“嘘”声阻止了他们,嘴里轻声道:“赶紧过去,马上就要开演了!”

    张大头和刘五赶紧点头,一溜小跑跑了过去,和自己群众的兄弟坐在了一起。

    刚才弯腰捡东西的正是王斌,他也是提前到达,就是想看看士兵前来观看的情况。

    看到王斌等人出现,几个士兵赶紧让出一块位置。王斌和其他高级军官过去坐下,士兵们基本上都是待在一起,爱上了工匠等人都是分散坐在百姓中间。大家彼此说几句闲话,互相打趣,其乐融融。

    碰到认识的人,大家都打个招呼,寒暄几句,分别找地方坐下。许多人席地而坐在地势高的地方,年龄大的都有一张小凳子,而像王斌这样的年轻人则三五成群,坐在草地上,始终保持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