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也在鼓点声、号子声,以及两岸百姓的加油呐喊声中正式结束。

    选手们一个个上得岸来。等一队水手经过身边,帅治谟脸色铁青,嘴里骂道:“真不够丢人的,天天练,连老百姓都比不上,就这还能上阵杀敌!”

    水手们一个个垂头丧气的离开。李破奴担任岸边的警戒和维持秩序,看到帅治谟面色不豫,上前劝道:

    “帅师长,你就知足吧!人家泸州船队是自小就练的一家子,要不是一些人被你挖走了,今天这榜首,可就是人家泸州的了!”

    帅治谟脸色缓和了一下。20支参赛队,12艘是水师的,谁知道前五名里只有三支水师队伍,而且第二名的还被泸州百姓组成的船队给夺了。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水师标营代表队荣获第一名,泸州民间代表队获得第二名,水师一团代表队获得第三名!

    现场人头攒动,各个代表队上前领奖。泸州民间代表队每人获得了赏银10两,米一石的奖品,惹来周围百姓的阵阵欢呼。

    帅治谟看着自己那些垂头丧气的子弟兵,冷冷地哼了一声,正欲离开,几个黝黑的汉子却上来施礼道:“将军,听说你是水军的大帅,我们兄弟几个,都是泸州民间代表队的船手,想要加入将军的水军,不知道将军是否允许?”

    帅治谟一张脸马上笑颜如花,他清了清嗓子,正色道:“各位兄弟,水军当然欢迎你们几个。不过,咱们还是要测试一下各位的身体。不过,依本将军看来,应该都是问题不大!”

    经过五天的初赛,和两天的决赛,选出来了一大批的“标兵”,而“兵王”的头衔,却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22岁的士兵赵军夺得。

    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历来高手在民间,况且是这种最基础的身体、工具的训练。只要肯学肯下功夫,任何有点天赋的士兵都会脱颖而出。

    这是大比武的颁奖典礼,三四十个士兵中的标兵满面通红、兴奋之色溢于言表。众人抬头挺胸、目不转睛地站在台上,个个英武不凡。

    看着眼前一个个只露出短短青茬的寸头,一张张黝黑英气十足的脸,台下的士兵都是说不尽的羡慕。许多人都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下次的大比武上好好的露一把脸。

    获奖的对象是各个单科的前三名,团体项目的前三名,以及各项综合分数最高的“兵王”。

    获奖的士兵和团体都有奖状,金银铜奖牌、奖杯,但却没有任何的物质奖励。

    温志伟坐在台上,心里面有些得意,他的第三师代表队虽然大部分是新兵,但在600步障碍赛,150步短跑和1500步中长跑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他心里有一些遗憾,在自己认为最有把握的300步短跑,3500步中长跑两个项目上,却被马宇的第四师给夺走了。

    毫无意外地,第一师和第二师夺得了火器方面的所有名次,而龙舟比赛,水师则以巨大的优势夺冠。

    当获奖的士兵们一个个走上台,领取奖杯,奖状,奖品时,台下掌声响成一片,士兵们都以羡慕嫉妒恨的眼光看着他们,不幸败北的都憋着一口气,准备下次再重头再来,而没有参加的士兵都想回去好好训练,等下一次自己再去上面夺些名次。

    “兵王”的获得者是来自第一师的赵军,他在文化课比试,火铳填充速度,拼刺比赛,以及全负重越野长跑中,都是以比较明显的优势夺冠,从而当之无愧的成为了第一届军队大比武文武双全的“兵王”。

    “兄弟们,我宣布,从下一年开始,每一年会举行两届比武大赛,一次在春季,一次在秋季,届时评选出的优秀士兵,都会考虑进入军官的……”

    颁奖大会上,王斌做了致辞。他志得意满,大手挥了起来,激情澎湃,最后却停在了空中,眼睛直直地盯向了人群后面。

    士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