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这几天的所见所闻,也是兴趣盎然,喋喋不休。

    孙虎低声说道:“我看那个“一枝梅”不简单,绝不会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山寨头目,你看,他手下的二当家居然叫她“小姐”,而且表现的像个下人,你说奇怪不奇怪?

    孙豹也轻声说道:“他们那个铁匠也很厉害,天助的手铳是弗朗机人造的,他看了一下,就说自己会造,要不是吹牛就是个高手,真是不简单啊!”

    王斌笑了一下,“这就叫,高手在民间,真正的高手,不在官府的作坊局里,而是在民间,历朝历代,其中不知道有多少高手被埋没在了民间!”

    民间,高手,王斌心想,这康熙朝,不知道有没有高手被隐瞒在民间,看了看腰间的手铳,王斌猛然想起一人,不由得猛拍了一下桌子,怎么把此人给忘记了!

    历史记载,满清康熙时有一个叫戴梓的,发明了连射火器献给满清,却被康熙流放了,最后死在了辽东。王斌只知道这个戴梓是浙江杭州人,给康熙造过火炮,其余的却是一概不知。

    孙氏兄弟被王斌猛然一拍桌子,吓了一跳。

    王斌定了定神,然后看看四周,招招手,等孙氏兄弟两个脑袋凑过来,在二人的耳边窃窃私语,说了一阵子。孙虎孙豹两人脸上一片迷茫,却也只是频频点头。

    王斌回屋,跟店家要来了纸笔,写了一封信,又在其它的纸上写写画画,直至过了子时,才意犹未尽的上床睡去。

    第二天一早,三人吃完早饭,分头而行,王斌一个人向宝屏方向而去,孙虎孙豹二人却不知所踪。

    王斌前脚刚赶回营地,坐下还没顾得上喝一口水,张直后脚就急冲冲的从外面闯了进来,一进门就大声的嚷道:“三哥,你回来了,刚刚出大事了!”

    王斌一愣,“怎么,我出去了几天,营里的那些家伙你就管不住了?”

    张直急道:“前天,老君山的“镇山虎”就带人下了山,在宝屏西南的夏溪村和周围几个村子烧杀抢掠,杀死了几名百姓,抢了不少东西,还糟蹋了几个妇女。”

    王斌一怒,沉声道“那我们的绿营兵呢?还有官府的巡检司,都是干什么吃的?我记得那个汛地上有20多个人,怎么一点儿作用都没起?”

    张直看了看王斌道:“我们最近在加强训练,汛地上的都是一些不入流的货色,再加上汛地距离夏溪村太远,土匪人多,听说土匪一来,就全跑了,百姓这才遭了殃。”

    这些没用的东西,王斌拿起马鞭,对张直道:“走,咱们到夏溪村去看看。”

    夏溪乡在宝屏汛地的西南,距离宝屏大约40里地,王斌和张直骑着马,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

    远远的只看见村里面好几家人披麻戴孝,门口绑起了白绫,远远的听到妇女还有幼童的哭声。

    二人下马走到村口,路口的大树下几个老者坐在那里,正在说些什么,看到王斌二人,停止了议论,一起看着王斌二人。

    张直上前,对着众人施了一点,问道:“这里可是夏溪村?”

    中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汉问道:“这里正是夏溪村,不是客人有何事情?”

    张直道:“我们两个是宝屏汛的军官,前来了解一下土匪的事情。”

    几位老人一听是宝屏讯的军官,个个脸上显出不忿之色,但又敢怒不敢言,一个个闭着口不说话,气氛顿时僵持了起来。

    王斌和张直心里明白,肯定是坪宝屏汛的守兵听到土匪来了,一哄而散,老百姓对官兵已经失去了信心,听到王斌和张直是宝屏的汛的,所有的人都不想搭理。

    白发老汉开了口道:“两位军爷,我们已经上报了知府衙门,看看他们的回复再说。”

    这里就牵扯到一个军地分责的事情,这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