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开最大的本事就是会造火铳,他做出的火铳比那些绿营兵用的都好,而且不要火绳,你说厉害不!”

    他压低了声音,故作神秘的说道:“他连火炮都造的出来!因为这个,家里的那些造火器的器具都让官府没收了好几次!要不是戴老爷子也在官府中人,上下打点,他早就吃了牢狱官司了。”

    店小二摇摇头道:“戴公子脾气古怪,桀骜不驯,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整日就知道闷在家里,琢磨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你说,这东西造出来能当官吗?能当饭吃吗?还是可以去娶个娘子?”

    众人哄然大笑,孙虎和孙豹对望一眼,会完钞从酒楼走了出来。

    这下简单多了,在街上随便问了个人,就找到了戴梓的住处。二人上前敲门,家人出来应了声,说自家少爷不在,出去游猎了。二人无奈,只好在附近找了家客栈住下,等待戴梓回来。

    两人天天上门去问,直到第五日,才得到了戴梓回来的消息。两人急忙赶去,上前敲门,家人出来,却说少爷今日不见客。孙豹这些天本就是一肚子气,见这人回来了还摆谱,心头火冒三丈,拨开家人,推开门直接走了进去。

    只见院中一个二十左右左右的年轻人,手里都是油腻,正在摆弄着一支火铳。见了孙豹进院,年轻人白眼一翻,不理不睬,继续忙自己的活路。家丁跟在后面,见二人并无恶意,只是站在一旁,看着院里情况。

    孙豹怒火攻心,正欲上前呵斥,孙虎却一把拉住了弟弟,手指指着年轻人手里的东西,低声道:“阿豹,稍安勿躁!”

    年轻人手里拿着一件奇怪的火铳,形似琵琶,铳背上有一个凸出的长方铁盒,似是储备铅弹的弹匣,铳机也和一般的火铳不同。

    孙豹看了一眼,奇道:“这是什么玩意?怎么是这个样子?”

    年轻人白了他一眼,傲然道:“连这都看不懂,真是笨猪一个!”

    如果是王斌在此,就会明白,这就是后世被许多历史军迷反复谈论的“连珠火铳。”同时也会对孙豹说一声:“不错,真是个大猪头!”

    这“连珠火铳”设计的十分巧妙,能够连续射击28发子弹,不仅解决了旧式火铳用火绳点火,容易遭受风雨潮湿影响的难题,同时也具有能够连续射击的优点,使用方便,能够提高战斗力,威力和优越性超过当时世界强国的同类火器。据说这种武器是原始的机关枪。

    在三藩之战中,戴梓的火器曾大出风头,让吴三桂军队吃了不少亏,而且还超过了当时号称满清第一火器专家的南怀仁。

    后人知道戴梓曾造出可连射二十发的火铳,则是来自康熙孙子乾隆身边的马屁精纪晓岚。纪晓岚在戴梓后人家中看到了这“连珠火铳”的真身,亲自试验过方知其厉害,并在其《阅微草堂笔记》中详细记录了下来,至此,世人方知戴梓之能。

    只不过不知道戴梓的“连珠火铳”是没有完全成型,还是需要精雕细琢,反正孙氏兄弟没有人觉得“连珠火铳”可以使用,这玩意儿一看就太复杂了!

    孙豹听戴梓说自己是笨猪,气的满脸通红,正要发作,孙虎拉住了他,拱手道:“请问阁下可是戴梓戴公子?”

    戴梓冷冷的看了看孙虎,也不回礼,又去思索自己的“杰作”到底那里出了问题。孙虎也不生气,拉着孙豹,在一旁找了凳子,自顾自坐了下去。

    终于,戴梓忙完了手里的活计,停了下来,人一屁股坐在了树荫下的椅子上。随即家人端了水盆出来,戴梓洗了手,拿起本书,就在树荫下看起来,亦然当孙氏兄弟俩人是空气。

    孙虎心下了然,上前一抱拳,朗声道:“在下四川孙氏兄弟,奉我家公子之命,请戴公子去四川一趟。”

    孙虎也不管戴梓的反应,从背后拿出一卷纸张,并从怀里取出一封书信,放在凳子上,告辞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