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然失笑,伸手把女儿抱起来,对着下方的众将士,大声道:“将士们,你们为大秦作战,朕绝不会吝啬赏赐。

    至于那些战死异乡的将士,大秦也绝对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勋。

    他们的父母会被减免赋税,他们的子女会受到教育,抚恤金也会一分不差的送到他们家人的手中……”

    嬴昊寥寥数语,说的下方的将士们心潮澎湃,感动不已。

    有这样英明的皇帝,这样强盛的国家,他们哪还有后顾之忧,全心全意的为国家效力就对了。

    “为陛下尽忠,为大秦效死……”

    所有代表都齐声嘶喊起来。

    嬴昊见此,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进入下一环节,册封上在这征倭大战中立下大功的将领。

    周瑜和吴起已经封赏过了,并不在此次的封赏名单内,但王翦、岳云、陈到等人却不在,所以还要再封赏一次,而第一个人自然就是王翦。

    “王翦征倭有功,今封为平东将军,雍州副都督,兼领右扶风太守。”

    王翦的册封诏书一出后,在场众文臣武将都惊呆了。

    平东将军和太守之位倒还好,但这就升到副都督了?未免也太快了点吧。

    不少人都向王猛看去,觉得王翦能升的这么快,是有王猛运作的缘故,但实际上王猛自己也有些惊讶。

    现在他们王家已经位极人臣,文官中出了开国第一位丞相,武将中若是在出一个大都督的话,未免有些太过于树大招风了。

    所以,王猛其实并不想族叔王翦升的这么快,但皇帝陛下就是看重王翦,他也没办法。

    王翦自己也没想到他会被封为副都督。

    吴起可以被封为雍州刺史,那是因为他打赢了关东之战,并几乎以一己之力拿下了关东平原。

    而他在征倭中所立的功劳虽大,但显然还没有大到吴起这种程度。

    不过皇帝陛下既然信任他这个老将,并且委以重任,那他王翦自然不能辜负皇帝陛下的新任,所以当即站出,沉声道:“末将王翦,定不负陛下信任。”

    嬴昊看着下方头发半白,却中气十足的王翦,是越看越满意。

    先秦众多名将之中,除白起之外,嬴昊最喜欢的就是王翦了,现在王翦就在他的手下,他自然要重用一番了。

    至于王猛所忧虑的问题,嬴昊压根就不在意,要说功高盖主,王家的功劳还能比白起大嘛,他连白起都能容得下,又岂能容不下王家。

    不过王家在文武领域都有占据高位,若是不加以限制的话,极有可能养出一个门阀来,对于国家而言肯定是不利的。

    “看来下任丞相不能再让王猛连任了。”

    嬴昊心中暗道,但更头疼的问题又来了,那就是王猛并没有犯任何错呀,并且执政的政绩极为显著,六部尚书中谁能在这种情况下顶替他呀。

    “真是头疼啊,算了,到时候再说吧。”

    王翦谢恩退回后,岳云、薛丁山等小将都凑了上,恭喜他升任雍州副都督,那副挤眉动眼的模样,任谁都能看出他们别有意图。

    王翦见此苦笑起来,他知道这些小将的用意,无非就是想在自己麾下任职。

    岳云、薛丁山等青年将领,此番也都立下了大功,肯定也是会升职的。

    他们都是将二代,并且还是侯位继承人,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而在这次升职之后,他们极大可能会被调去自己父帅麾下任职,最终子承父业,可他们却都不想依附在父亲的羽翼下。

    反之,经历了征倭大战后,他们对王翦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知道这是一员不比自己父帅逊色的名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