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军,主将邓禹,副将李密和宋缺,已经全部战死。

    薛仁贵以三万五千秦军,对阵楚国五万五千大军,并在鏖战两日后正面将其击溃。

    战后经过统计,秦军取得了杀敌三万,俘虏一万五千,自损八千的傲人战绩。

    来犯时的五万五千楚军,再被秦军击溃后,也只剩近万溃军,在马援、曹参、曾国藩等将的率领下,无比艰难的逃回了江陵。

    薛仁贵击败楚国北伐军之后,更是率军一路追到了江陵城,大有一举夺回江陵的架势。

    就在这时,城内的守将之一的马援,假装愿意开城向薛仁贵投降,可实际上却是在拖延时间。

    薛仁贵虽猜到了有诈降的嫌疑,但他麾下大军接连追击三日,也已是人困马乏,需要休整,于是就给了马援一天的时间。

    一天之后,马援声称已经说服了大部分人,但还有少部分守将不愿意,希望薛仁贵能够再给他三天时间。

    薛仁贵表面上虽同意,可实际上已经不报希望,并在暗中却在打造云梯等攻城器械。

    薛仁贵自然不会老老实实的等三天,他在第二天就是下令大军猛攻江陵。

    在马援的拖延之下,江陵守军已经做好了应对准备,并在马援、曾国藩等指挥下,有条不紊的进行守城战。

    江陵城易守难攻,薛仁贵猛攻了三日,折损了近两千士兵,却未能撼动江陵分毫。

    “难怪岳飞会三打江陵城。”

    薛仁贵心中轻叹,时至此时,他才体会到了岳飞的无奈。

    经过多次扩建的江陵城,防御力丝毫不比襄阳城逊色。

    而没有中央的支援,只靠荆州地方军,想要夺取江陵这种坚城,其难度可想而知。

    薛仁贵强攻江陵遇挫,无奈之下只能暂时先选择撤兵,准备稳定好后方之后,再率大军再次前来夺取江陵。

    与此同时,江夏的刘秀,也收到了西路北伐军为薛仁贵所败,主将邓禹战死的消息。

    “什么?邓禹李密宋缺三人都战死了?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刘秀一脸的难以置信,心中则悲痛至极。

    邓禹不但是西路军主将,楚国的丞相,而且还是刘秀的第一个谋主。

    虽说后来有了庞统、刘巴、廖立、主父偃等谋士后,邓禹的谋主地位已经大大降低,可是他依旧是刘秀最信任的人,所以才会让其担任楚国丞相一职。

    这么多年来刘秀和邓禹互相扶持,相互成就,这才一点一点的攒下了楚国如今的基业。

    对于刘秀而言,邓禹早已不是臣子,而是患难与共的兄弟,所以邓禹战死的消息后,自然会难以接受。

    邓禹这次战败折损了近五万精兵,直接让楚国损失了五分之一的精兵,对于楚国的创伤不可谓不大。

    不过人死为大,再加上刘秀和邓禹等关系,众楚臣也不好在追究邓禹的责任。

    “主公,还请节哀,人是不能复生,当前最重要的是抵挡秦魏吴宋四国联军,保住江夏和江陵……”

    “不。”

    庞统的话都还没说完,刘秀就悲愤的咆哮了起来,随后一个人跑出去,躲了起来,他需要静一静。

    次日,冷静下来的刘秀主动现身,此时的他已没有了昨日的悲怆,不过观其通红的眼眶,就能看出邓禹之死对他的打击有多大。

    “江陵城内尚有两万守军,我军依城而守的话,以薛礼目前所拥有的兵力,哪怕倾巢出动,也能够坚守两三个月,而有这个时间,足以荆南的援军前去支援了。

    江陵的当务之急,乃是选出一员合适的守将。

    不知诸位先生觉得谁适合担此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