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点显然并不容易。

    吴楚之间的兵力差距,虽比秦魏还大,但孙武、孙膑、伍子胥、孙策领导下的吴军也是真的很顽强,双方打的你来我回,并不像秦魏这边完全呈现一边倒的趋势。

    “薛举将军怎么样了?”魏无忌问道。

    毛遂摇了摇头,轻叹道:“薛少将战死,薛举将军身受打击……”

    话还没说完,只见薛举面无表情的走进大帐。

    “将军。”

    众人间薛举来了,连忙低头行礼。

    薛举见此,只是淡淡的点了下头,好似并不怎么悲疼,只是他浑身的气势阴森至极,他一走进来现场的气温都直接骤降好几度。

    魏无忌见此,本想出演安慰一番,但左思右想后,却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毕竟人家死的是唯一的儿子,这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他一个外人又怎好开口?

    薛举没有在意众人的心思,留下一句‘休整一日后就拔营撤往许昌’的命令后,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魏无忌、毛遂、朱亥等人面面相觑,心中都知道薛举只是在强撑着。

    魏无忌心中还暗暗有些窃喜,唯一的儿子死了,薛举和大秦结下死仇,已经不可能投降大秦了,将来曹魏若是亡国的话,自己或许可以游说他投靠楚国。

    对于薛举的离开,晋鄙自然不会阻止,也没有心思阻止。

    他会出兵营救薛举,完全是自己擅自做主,并没有请示主公赵匡胤。

    就在薛举突围之前,作为宋国西平守将的晋鄙,却收到了曹魏军师曹刿的求援信。

    曹刿虽不知薛举会从哪个方向突围,也不知道韩信会不会留下后手,但却知道一旦韩信留下后手的话,薛举无论从哪突围都很危险。

    可此时曹魏在颍川已无兵可调,唯一能够借力的势力就只能盟友宋国了,不利用起来岂不可惜?

    于是曹刿就给晋鄙写了一封求援信,希望晋鄙能够出兵接应一下薛举,以尽盟友之责。

    晋鄙其实是不想搭理曹刿的,毕竟他的职责只是守住西平,不经请示就擅自出兵救援薛举,成了算不上什么大功,输了却是大过,完全就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更别说朱亥这个死对头还在魏军之中。

    晋鄙虽不想出兵救援,但架不住弟子梅三娘和典庆的劝说,最终还是放下对朱亥的成见,亲自率军前去救援薛举,结果没打赢秦军不说,还折损了足足四千兵力。

    晋鄙正在为此事而发愁呢,担心会因此而被国内的文官弹劾。

    晋鄙也确实因此,被宋国的文官集团以‘不经请示、擅自出兵、损兵折将’等多项罪责弹劾。

    不过索性宋王是赵匡胤这位明君,不但没有因此而责罚晋鄙,反而还给晋鄙增派了一万兵马。

    汝南,平舆。

    赵匡胤站在城头,眺望西方上蔡方向,眼神中尽是凝重之色。

    大秦虽出动了十五万大军攻宋,可由于尚未攻陷宋国的桐柏山防线,以至于进入到汝南的兵力,只有在薛仁贵率领下孤军深入、以战养战的五万铁骑,另外的十万大军都被宋将石苞的一万挡在桐柏山外。

    薛仁贵率铁骑攻入汝南之后,就把汝南西部给搅的一团乱麻,逼的赵匡胤不得不倾尽全国之兵来围剿。

    赵匡胤本以为自己亲率二十三万大军,拿下薛仁贵的五万铁骑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却没想到反而被薛仁贵给狠狠教训了一顿。

    这段时间赵匡胤已经和薛仁贵多次交手,可薛仁贵就像个泥鳅一样,总是能抢在宋军彻底合围之前跳出包围圈,多次破解的宋军的囚笼战术,逼的赵匡胤不得不与他野战。

    赵匡胤个也不是省油的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