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你必死。”

    忽必烈眼中满是杀意的自语起来,他已经给冒顿设下了必死之局,而执行者正是耶律楚材。

    只要这次能够顺利杀掉冒顿,就算还有军臣能够接替其位置,也无法在军事指挥方面代替冒顿,到时元蒙的大军定能轻易击垮冒顿的势力。

    忽必烈计划诛杀冒顿统一元蒙,耶律德光则召回出逃派复国,他们都在为了自己的野心而谋划之时,论钦陵终于带着十万吐蕃军从高原上下来了。

    ————————————

    西宁郡,西宁城。

    蒙恬靠着奇袭,攻占西宁城之后,心中还是有些担心的,毕竟他所带的兵力太少,西宁城内部的形势又很复杂,汉羌两族百姓混居,蒙恬也不知道其中有多少人会反戈一击

    万一杨行密孤注一掷,不惜伤亡前来攻城的话,蒙恬还真没有绝对的把握守住西宁。

    不过万幸的是,杨行密被蒙恬的威名,以及南路秦军的数量所震慑,在并不知道西宁城内虚实的情况下,就认为强攻打不通前往大兴的通道,于是干脆撤军,等吐蕃的援军抵达后,再来和秦军一战。

    杨行密和杨雄的主动撤军,给了蒙恬梳理西宁内的各方势力,并将西宁彻底打造成一个铁桶的机会。

    整合西宁城的最大难题,就是让城内的汉人和羌人不捣乱。

    汉人好解决,毕竟对于他们来说,秦隋之争只是汉人内战,无论最终谁胜谁负,他们都只站在胜利者的一方就行了。

    羌人就比较难搞了。

    杨行密撤军后的第二天,就有三位羌人家主,代表城内的十几个羌人家族,一起前来求见蒙恬,请求大秦给予羌人和汉人同等的地位。

    对于西宁城的羌人来说,在隋国统治下,和在秦国统治下,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反正都是被汉人统治嘛,不如趁着秦军还未彻底占领海州,主动找上门来为自己争取利益

    只要蒙恬点头答应下来的话,那他就能得到全城羌人的支持,并且还会有上万羌人为秦军征战,而且羌人还会说服西宁周边的几城来投降。

    蒙恬虽攻占了西宁城,但并没有彻底占据西宁郡

    西宁郡共有十二个县,蒙恬的目的直接截断通往大兴的通道,而要达成这个目的只需占据了其中三个县,所以其余九成还都隋国的手中。

    羌人开出条件不可谓不丰厚,又是送人,又是送城池,蒙恬自然也想答应下来,但他却并不能这么做,因为这件事他根本做不了主。

    大秦军人不得干政,政客也不得插手军队,而对于异族的管理自有其规章制度

    蒙恬若是未经同意,就私自答应下来的话,那可就是逾越了,肯定是要受到重罚的,所以也就以这件事他做不主为由,婉拒了前来求见的羌人代表。

    蒙恬虽拒绝了,但也没把话说绝,反而还表示羌人若是愿意主动帮忙,大秦肯定不会忘了他们的功劳,他也会以个人身份上书朝廷为羌人争取权益。

    羌人中受教育的人少,大多数都目光短浅,所以蒙恬的这番发自肺腑的话,在他们看来就是忽悠。

    蒙恬什么都不出,连个誓言都不肯发,一丁点保障都没有,就想让他们为大秦打生打死,这是赤裸裸的想要白嫖他们呀。

    羌人自然不干,蒙恬也不强求,毕竟他手中足足八万大军,有没有这些羌人其实都一样。

    可就在蒙恬积极布置防御,好为接下来迎战吐蕃军做准备时,却突然收到杨广在海州推行解羌令,并主动帮助羌人势力组建军队的消息。

    蒙恬并不是纯粹的武夫,他的政治属性有80点,自然知道对于隋国和羌人来说,推出解羌令一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隋国将短期内多出大量的羌人士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