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水军强攻实在是太吃亏了。

    但是无论多坚固的堡垒,也总有陷落的一天,就更别说还不是堡垒的龟船了。

    随着二十艘鬼船,先后被俞大猷强行击沉,周瑜所苦心建立的战争优势,也在一点点的逐步丧失,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也早晚会彻底倒向联合军这边。

    但周瑜对此显然早有预料,所以他才只给戚继光两个时辰的时间,除了明军援军会在两个时辰内抵达外,还有就是超出两个时辰,秦军就会彻底丧失这些战争优势,到时的敌我伤亡比例可就不会这么低了。

    戚继光虽没能擒杀朱棣,但却及时抵达战场,并进行支援。

    戚继光所率的一百八十艘船团中,能够直接参战的只有八十艘,另外有一百艘都是只达到最低开船人数,而无法进行反击的‘空船’,所以只能起到虚张声势的作用。

    但联合水军这边显然不知道这点啊。

    本来这一仗就打了极为艰难,而大秦水军的强大,也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八万五打三万五,己方沉了快两百艘船,都没能击沉秦军一百艘。

    现在秦军又来了近两百艘战船的援军,虽说参战的只是其中八十艘,但这就已经足取得上风了。

    照这个战损比打下去的话,别说是全歼大秦水军了,恐怕己方会先被打光吧。

    联合水军关乎中原千里海防的安危,而在重创秦军水军之前,自然不能在东海被消磨一空,否则大秦水军将在中原千里海防陷入无人之地。

    基于这两点考虑,联合水军中的不少将领都心生怯意,有心保存实力暂避锋芒,其中就有宋国水军主将:赵光义。

    赵光义派人向俞大猷请命,要就保存实力,另寻机会再战,却遭到了俞大猷的拒绝。

    开玩笑,俞大猷好不容易把秦军最难打的龟船都给击沉了,正准备扩大战果逆转战局呢,若是这个时候撤军的话,那之前的付出与牺牲岂不是都白费了?所以果断拒绝了赵光义的提议。

    赵光义见俞大猷拒绝了自己,而宋军的伤亡又越来越大,于是为了保存实力索性将心一横,竟越过俞大猷下令撤军。

    同样陷入苦战的苏护,俞大猷未下令撤军,赵光义却先跑了,简单思考后也跟着下达了撤军命令,毕竟落下的肯定是垫背,而魏军一旦伤亡过大的话,曹操肯定是不会放过他的。

    见赵光义和苏护两人,都没经过他的同意,就直接下令撤军,俞大猷直接被气的吐了口血,大骂道:“竖子,匹夫。”

    可无论俞大猷怎么骂,宋魏撤军已成事实,明军单独留下也不可能打赢秦军,所以俞大猷也跟着下达了撤军命令。

    周瑜和戚继光见联合军撤退,两人自然都是大喜过望,连忙指挥水军追上去扩大战果。

    秦军先把因纠缠而无法脱身的近三十艘战船击沉,而后全速追击只顾遁逃的联合水军,而这一路可谓是斩获无数,直至追到联合水军逃入广陵郡的海西港方才罢休。

    海西港的防御力,虽比不上青岛港,但也同样是易守难攻。

    秦军此战的伤亡已经够大了,周瑜自然不会在海西港增加伤亡,反而虚晃一枪,在彻底清理完战果后,就直接率军返回了青岛港。

    就这样,秦魏宋明四国在东海所进行的这场海战,最终还是以大秦水军的胜利而告终。

    战后经过清点,秦军共计击沉联合水军战船三百五十艘,约对其造成了近五万人的伤亡,其中海战伤亡三万,之后的追击造成两万,其中还有五千人落水敌兵,被秦军救起后俘虏。

    八万五千联合水军只剩下不到三万五千人逃回了海西港。

    至于秦军在海战初期,毕竟是以三万五打八万五,所以损失也同样不小,一百五十艘大小战船被击沉,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