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是奔着要钱来的。

    弘治皇帝眉一挑。

    差一点儿,就有些动摇了。

    可随即,他还是绷着脸:“朕意已决,诸卿……内帑乃朕家事,不需诸卿家挂在心上。好了,朕乏了,诸卿退下。”

    刘健等人,心沉到了谷底。

    陛下近来受某些人影响,越来越偏离了大家想象中圣君的模样啊。

    有人心里叹了口气,心里想,总是定兴县、定兴县……区区一县,有个什么用?

    可陛下态度坚决,刘健不愿陛下为难,只好道:“那么,臣等告退。”

    众人心里,焦灼不堪的告退。

    出了奉天殿,众人都看向刘健。

    “刘公,而今,该当如何?”

    刘健捋须,眺望着远方,摇摇头:“陛下不是开口闭口都是定兴县吗,那就等定兴县的钱粮簿册来了,再去见驾吧。”

    众人唏嘘:“也只好如此了。”

    却在此时,却见一人,匆匆迎面而来。

    此人……有些面生。

    倒是李东阳认得。

    见那人气喘吁吁,李东阳快步上前:“夏郎中,你是如何入宫的?”

    “要事,有要事要见李公,见李公不在内阁,所以斗胆……斗胆……”夏冰上气不接下气。

    李东阳皱眉:“有什么要事。”

    “定兴县……定兴县的钱粮簿册,来了……”

    众人哗然。

    且不说说曹操曹操就到,单说只为一县的簿册,就匆匆的赶来,这是不是有点过了头?

    夏冰已将簿册递上。

    李东阳忙是接过,打开一看。

    刘健在一旁道:“念出来。”

    “对,念出来,我等倒要看看,这定兴县,有什么出奇之处。”马文升附和。

    李东阳便道:“黄册在册所增人口,岁增七万八千户,人丁二十三万九千……”

    刘健脸色一变。

    人口的增加,历来都是好事。

    李东阳脸色越来越凝重:“岁粮产增加三成……”

    “这……当真吗?”马文升有些不信:“需核实才好。”

    众人暗暗点头,这粮产的增加……也是一项善政。

    李东阳一个又一个念。

    马匹增加了。

    牛增加的最凶猛,足足增加了一倍有余。

    因为粮食的价格涨了,不但本地供不应求,还可以供应京师的需求,可人力太贵,以往许多士绅,是不肯养牛的,不是养不起,而是相较于低廉的人力,为啥还要牛耕田呢?人便宜啊。

    可因为大量的人力,吸引去了工坊,粮食价格又涨,所以耕牛开始大量的普及。

    这一下子,许多人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如此看来,定兴县干的不错。”

    “不愧是欧阳志,此人是有大才之人啊。”

    可到了这里,李东阳却没有念下去了,他眼珠子死死的盯着簿册,一动不动。

    “快念,快念。”有人催促:“怎么,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想来,有好的地方,一定也有不好的地方,是不是今岁的税银,也亏空了?我听说他们定兴县为了修路,欠了西山钱庄一屁股的债呢,当初还是太鲁莽啊,那方继藩吃人不吐骨头,利滚利的贷,比房贷还狠,说到了这房贷,老夫就恨那哪,这狗一样的东西,怎么就这么的缺德,想的出这一手呢?”

    “是啊,是啊,没有房贷,他的房子,一个都卖不出去,谁手里有这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