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大明拥有如此的条件。

    这二十年来,方继藩在此播下了种子,种子开花结果,最后瓜熟落地,蹦出一个葫芦娃,啊,不,是最终有了今日的成果。

    大量的设计,已经开始。

    许多的匠人,也开始抽调,这些都是西山建业的骨干。

    可此时,在这铁路局外头,却总有两个人探头探脑。

    偏偏,对于这两个不速之客,谁也奈何不了他们,因为对方乃是皇亲国戚。

    寿宁侯和建昌伯每日都来,可谓风雨无阻,这都是他们的银子啊,真金白银,几千个锦衣卫,搬了一天一夜!

    他们自是抱头痛哭过,可擦干了泪,又觉得……无论如何,自己的银子只是即将变成铁路,总没有被狗皇帝抢了去。

    这路是他们的!

    他们是路的小半部分的主人。

    有了这个念头,他们便成日来过问这铁路开修的事。

    两兄弟抱着工程造价的书,每日在读,还向人讨教会计之法,站在一群工程师后头,瞎学着不同地形的技术难题,当然……他们更关心的乃是人手。

    常威提出了大胆的设想,利用勘测方面的技术,所有铁路,在各段同时修建,最后再将其连接起来,如此,便可节省大量的时间,可一旦如此修建,就意味着,天下各处,几乎同时动工,所需的匠人和劳力是惊人的,铁路局预计需匠人十万,劳力百万,同时各段的工程学员,将达两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