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已经无力阻挡。

    战争打到这个份上,日本的经济早就崩溃。敌后战场那些日军士兵的待遇,比国军将士好不了多少,有些日本兵甚至开始学中国人打草鞋,饿得发慌了就组团去抢老乡的口粮。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还有日军把占领区的大部分物资,都调去前线跟国军打大决战——就像史迪威抽调中国战区物资到缅甸战场一样。

    这一系列态势都是连锁的,史迪威为了缅甸大反攻,造成中国正面战场物资和兵员空虚,被日本打了个豫湘桂大溃败。而日军为了实现“一号作战”计划,造成日占区的物资和兵员空虚,被八路军和新四军趁机反攻了一年多。

    与此同时,常凯申喊出“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新编35个步兵师,并于1945年2月制定了反攻西南和华南的计划。同年春天,中国战区最高统帅部又制定了“白塔计划”,决定在秋天对日寇实行总反攻。

    春夏季节,国军同时进行了豫西鄂北战役和湘西战役,拉开了中国正面战场反攻的序幕。

    面对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夹击,日寇不断退却,只能做出如此计划:“即使情况已经到最后关头,也要确保南京周围、北平周围和武汉周围重要地区。”

    也即是说,日军对中国战场的形势非常悲观,除了东北地区以外,他们只想守住北平、南京和武汉一带。

    去年的豫湘桂大溃败,日军看似大获全胜,但其在中国战场的后勤物资已经消耗无数,而国内受到美军轰炸又难以提供后续支持,敌后战场的搜刮补给又大多被共军切断。

    1945年的在华日军,不管是敌后战场还是正面战场,处境都非常艰难,根本就抵挡不住国军和共军的联合进攻。

    至8月份,国军已经在正面战场收复了湖南、广东、江西、浙江、福建、河南和绥远等省份的部分国土。7月份的时候,老蒋甚至制定了反攻广州的计划,想要武力收回广州,试图打通获得国际支援的海上补给路线。

    所以说,即便没有美国扔原子弹,即便没有苏联出兵,国共两党的军队也能靠自身力量赶走日寇。

    因为,日本已经油尽灯枯、日暮穷途了。

    七月,美国总统杜鲁门下令使用原子弹,周赫煊的另一位故友艾德礼当选英国首相。

    在便宜岳父欧尼斯的不断催促下,周赫煊终于启程前往英国,因为制药公司上市需要他的签字。同时他还把女儿周纯熙带上了,欧尼斯在电报里咆哮着要见外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