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占据最强势的地位。而在文明社会,人们模仿的是富有创造精神和成功的人物,社会沿着一条变化和生长的道路前进……”

    随着周赫煊越讲越深入,台下的好些学生已经脑袋发晕了。

    因为周赫煊讲课的内容,并非线性历史,也并非常规的历史研究,而是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分析历史和人类文明。

    有些学生脑子犯迷糊,听得昏昏欲睡;有些学生则两眼发光,听得精神奕奕。

    这是一堂非主流的历史课,跟当下历史学界的任何研究都不同,它就像一道闪电从漆黑的夜空劈出。

    “好了,差不多快要下课了,”周赫煊最后笑道,“听不懂不要紧,反正这是选修课,你们就当我在胡说八道。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回去慢慢思考,说不定对你们的学术研究有所启发。”

    下课之后,周赫煊直接走人。

    却有几个学生将他围住,其中一人说:“周先生,能借你的讲义抄下吗?刚才听课时,有很多内容记不清了。”

    “可以,下次上课时再还我,”周赫煊把讲义递过去,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学生答道:“我叫吴金鼎,山东人。”

    周赫煊:“……”

    靠,怎么随便一问都是牛逼人物啊。

    吴金鼎,中国“龙山文化”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最恐怖的是,吴金鼎此时虽然还在清华读书,却已经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对龙山文化进行考察研究了。

    吴金鼎说道:“周先生,我今年4月份路过山东章丘县龙山镇的一处遗址,在那里发现了许多黑陶器。陶器色泽乌黑、表面光滑,样式极为精美,我觉得应该是史前遗物,但它又跟已知的仰韶文化有所不同。”

    周赫煊随口说道:“或许它跟仰韶文化一样,是中国古文明的又一源头。”

    “我也是这么想的,”吴金鼎激动道,“我的导师李济先生,正在向学校申请考古经费,只要经费批准下来,就可以进行大规模发掘工作。”

    “祝你们好运!”周赫煊笑道。

    龙山文化啊,那可是中国考古界石破天惊的发现,周赫煊也算是见证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