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统计,附有详细的图文说明。”

    台下师生有的面露疑惑,不知道周赫煊说这些干嘛;有的则神色愤慨,显然是经常关心时事。

    “日本人,已经把东北视为他们的地盘,未来,还会把整个中国视为他们的地盘!”

    “老师们,同学们,日本侵略中国已经迫在眉睫了,一旦两国开战,中国究竟有几分胜算?四川是中国的大后方,也是国人坚守的最后堡垒。我希望,诸位能够学有所成,努力把四川建设得更加富强,把这座堡垒建造得更加坚固!”

    周赫煊的演讲还在继续,内容无非还是那套,不管地强调灌输抗战思想,强调日本必然侵华、中国必然胜利的观点。

    他说的这些话显然超前了,但再过几个月,想必很多人都会明白。

    对于九一八事变,政府和军阀或许反应迟钝,但不代表所有国人都是这样。历史上,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全国各地包括海外华人都极为愤慨,继而建立起各种各样的抗日救国组织。

    比如卢作孚,就在九一八事变发生的三个月后,号召成立“重庆救国会”,发表救国通电,讨论救亡对策,宣传鼓动抗日,组织开展募捐,支援前线抗战。

    最积极的莫过于日本留学生,他们在“九一八”到“七七事变”之间,费心搜集关于日本的各种情报,将日本的社会、风俗、经济、教育、军事、舆论、政治、历史等相关消息,数年如一日的发送回国内,让国人更加清晰的了解日本。

    还有许多日本留学生毅然回国,他们放弃了大城市的好工作,自发深入各地农村乡镇,向那些无知蒙昧的底层百姓,宣传日本对中国的野心,宣传日本人的残暴。此举给后来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提供了极大便利,也使得许多群众对日本人有了根本了解。

    抗日,早在九一八事变后就开始了,不止是东北抗联在奋战,不止是十九路军在奋战,更有无数不知名的仁人志士为此奔走努力。

    又比如欧美留学生,他们也自发联络,利用在各国教育机构的便利,揭露日本人的狼子野心,并在世界青年大会上组建反法西斯同盟,呼吁各国政府和国联支持中国的抗战事业。

    这些人,都是无名英雄。

    周赫煊现在有很大的名声,他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名气,不停地宣传呼吁抗日思想。这种举动看似在做无用功,但却蕴含着巨大力量,甚至往往比枪炮还有用。

    信念!

    精神!

    这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