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什么重谢?太简单了。

    周赫煊可以提前着手,悄悄搜集日本的侵华证据,等东京审判时提供给向哲浚。都不需要周赫煊费太大心思,从现在到抗战结束,满地都是证据,至少相关报纸就可以收集起来。

    甚至,周赫煊还可以花钱购买外国记者拍的照片,那都是南京大屠杀的第一手资料啊。

    “重谢就不必了,我只是看不惯他们的无耻行径,”向哲浚抱拳道,“周先生,我就先告辞了。”

    周赫煊连忙挽留:“多坐坐吧,怎么刚来就走?”

    “周先生不用客气,我未婚妻还在家中等待呢,”向哲浚笑道,“对了,我准备在10月15号那天结婚,如果周先生有空的话,希望你能来参加我的婚礼。”

    周赫煊说:“恭喜恭喜,到时一定参加。”

    向哲浚的婚礼还是很风光的,证婚人是程潜,介绍人是章士钊,毕竟他老丈人周震麟担任着国府民政委员。

    两人正说着,蒋百里已经打完电话回来,瞅了瞅向哲浚道:“咦,又来客人啦。”

    周赫煊连忙介绍说:“百里先生,这位是上海地方法院检察长向哲浚先生,这位是著名军事家蒋方震先生。”

    “原来是百里先生,久仰久仰!”向哲浚尊敬地说。

    蒋百里哈哈大笑:“我知道你,你是周震麟的未来女婿嘛。上次见面他还提起你,说你是他的得意门生,还说你读高中的时候他就看中你了,总算没有让你逃脱他的手心。”

    向哲浚的未来岳父,其实是他的高中老校长,他不好意思道:“泰山大人谬赞了。百里先生,我10月15号举行婚礼,希望您能够来参加。”

    蒋百里摇头说:“我就不去了,我是戴罪之身,参加婚礼会带去丧气。”

    向哲浚也不强求,眼睛突然扫到茶几上的那些稿件,惊讶道:“百里先生,这是你的最新著作吗?我可不可以看看?”

    “看吧,没关系的。”蒋百里无所谓道。

    向哲浚仔细看完“三阳线决战论”,有些情绪低落地问道:“一旦中日开战,中国真的只有放弃大片的东部土地?”

    “别无他法。”蒋百里说。

    “可悲,可叹啊,泱泱大国居然落到如此地步,”向哲浚悲哀道,“可惜我这个搞法律的,对此一点忙都帮不上。”

    周赫煊笑道:“等中国打败了日本,在国际军事法庭上,向兄就有了用武之地。到时候,还需要你这位大检察官,当面控诉那些罪恶滔天的日本战犯。”

    向哲浚憧憬道:“希望有那么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