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还想继续考科举,我觉得可以效仿。”

    停一下,李延庆又问道:“不知洪兄成家没有。”

    “我倒是没有成家,就是.....就是住在京城花费太大,家里负担不起。”

    “除非是大富人家,一般中等人家的子弟都要在京城找点事情做,赚钱补贴食宿,不可能让家里负担的。”

    “让我去哪里找事情做?京城我一点都不熟悉。”

    “这个我父亲可以帮忙,他是汤阴同乡会的会长,他可以给兄长介绍一些文案方面的活,当然,我父亲认识的人都是商人,不是权贵人家,可能会在店铺里做事,不知洪兄能否接受?”

    对在太学当旁听生的建议令洪大志极为动心,只要能有机会学到真正的才学,吃再多的苦他也愿意,再说也是贫寒农家子弟出身,哪里在意做什么事情,他连忙起身向李延庆长施一礼,“我愿意接受,恳求贤弟帮忙。“

    “好吧!等会儿你跟我走,我带你去见我父亲,我看看他那边是否需要人手。”

    .........

    三人吃完饭,又是李延庆抢先结了帐,他知道周春就那么几贯钱,也不忍心让他破费,不过他们从考场出来,都同样是身无分文,李延庆和店主很熟悉,他便签字押单,以后一并结帐。

    李延庆又叫了一辆牛车,三人坐上牛车向御街而去。

    牛车停在宝妍斋店铺前,车夫回头笑道:“三位小官人,十五文钱!”

    “稍等一下。”

    李延庆向店铺门口喊道:“孙大娘!”

    正在店铺前迎客送客的孙大娘子看见了李延庆,连忙笑着走上前:“小员外考得如何?”

    “这个回头再说,先帮我付一下车钱。”

    孙大娘子捂嘴轻笑,“小员外穷得连几文钱都拿不出来吗?”

    “考场没法带钱。”

    “这倒也是啊!”

    孙大娘子取出一锭银子递给车夫,车夫吓得连忙摆手,“我找不出!”

    “那就稍等片刻,我去店里拿钱。”

    孙大娘子转身回店里去了,这时,周春和洪大志瞪大眼睛指着李延庆道:“原来.....原来宝妍斋是你们家开的?”

    “是我父亲开的,和我没有关系。”

    两人都异常震惊,赫赫有名的宝妍斋竟然是李延庆家的产业,那他家该多么巨富,两人都不约而同有了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拜。

    李延庆微微一笑,“回头我拿两只宝盒给你们,带回去给家人。”

    “那就多谢了!”

    两人大喜,宝盒要二十贯一只,他们可买不起,周春想着送给舅母,他去岳麓书院读书就是舅父资助的,洪大志没有成亲,打算送给师娘。

    这时孙大娘子匆匆走了出来,后面跟着李延庆的父亲李大器,他听孙大娘子说儿子回来了,连忙赶了出来。

    “延庆,考得如何?”李大器上前便急不可耐地问道。

    “还行吧!算是发挥了我的水平,但能不能考上就不知道了。”

    “那就好,只要没有遗憾就是成功。”

    李大器又看了周春和洪大志,觉得他们有点眼熟,“你们是......”

    两人连忙上前躬身行礼,“晚辈向世叔请安!”

    李延庆笑道:“爹爹忘记了吗?在安阳县见过的,临漳县的两位朋友,他们今年也来参加科举。”

    “对!对!对!我想起来,你们都住在汤记客栈的,这里不方便,我们去后院坐。“

    李大器带着三人来到后院,在自己的房间里坐下,又让一名跑腿小童上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