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50000两白银,十万担粮草,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是天文数字,然而对大明帝王朱由崧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

    什么大明朝千疮百孔,国库穷的底儿朝上,什么年年亏空,入不敷出,民生凋敝,到处是流民。

    这都是四年以前大明社会的写照,现在可不是这样,而且那是当时江北的写照。至于江南,小冰河气候没怎么受影响,也没有受多少战乱之苦,基本上还称得上是富庶之地。

    尤其是这几年来,朱由崧对内稳定了朝政,对外收拾了不听话的军阀,北驱了鞑子,又剿灭了西南部的流贼,内阁六部起用贤良,这几年大明的经济出现了复苏的势头。

    因此朱由崧根本没有把这点筹码放在眼里,他一道旨意下,根本不用京师方面,南直隶的官员很乐意效劳,只南方这几个省很快就能凑够50000两白银或10万担粮食。

    不过听说朱由崧真要为山贼足数准备这些货真价实的粮草,来赎回田见秀,文武众将,心态各异。有的赞叹他们的陛下,为了救一员大将,真舍得下本钱,不愧是旷世圣主。

    有的感到吃惊,给山贼这么多好处,换回一个田见秀,如何破山呢?再者说了,这山贼能否守信用?

    看他们陛下胸有成竹的样子,文武众将,也都不敢多言。不过他们对自己的陛下都是信心百倍的。

    没几天,10万担粮草果然凑齐运过来了。朱由崧命人,把这10万担粮草运到三道沟,还是那个巡山小寨主路凯带着喽罗兵来验货。

    这一次他们发现是货真价实的粮草,而且一旦不少,路凯带着喽罗兵就把这10万担粮草赶到了山上。

    跑马岭山寨,分赃聚义大厅,正中间虎皮高脚椅上坐着的姚启圣听完巡山寨主路凯的回报,开始不淡定了,要10万担的粮草就给10万担粮草,这次一点也没掺假,而且喽罗兵也没收到任何攻击,这应该是朝廷派来的大官,不再是李自成吧?

    “回大王的话,这次来的是大明帝王朱由崧!”

    “你待怎讲?”姚启圣惊得坐不住了,从虎皮高脚椅上站起来,弘光大帝朱由崧亲自出马,来到了他的山寨,这是他绝对没有想到的事情。

    不但姚启圣不敢相信,在坐的山寨上的头头脑脑也都愕然,大明朝的皇帝陛下竟然亲自驾临他们的玳瑁山,这是亘古未有之事!

    “大王,小的刚开始也不相信,大明帝王能亲自来。此人看上去跟大王年纪相仿,长得一表人才,头戴龙冠,身批龙袍,还带着女将和宫女太监等,李自成众将都对他行跪拜大礼,而且张口皇上,闭口万岁,而且他又自称朕了,现在的大明朝不就是一个皇帝吗?来者不是弘光大帝朱由崧还能有谁?”

    姚启圣听完路凯的话,来回走了好几圈,接着哈哈大笑起来,把路凯和在座的几个寨主都笑愣了。

    大明帝王要真的来了,各路勤王之师必然也跟着开到,玳瑁山虽然山高凶险,但是就他们这一千多人,如何能够对抗朝廷的万马千军?这无异于大祸临头。大寨主怎么还能笑得出来?

    因此山上的几个头头脑脑都不解的看向姚启圣,脸上已经露出了害怕和担忧的神色。

    路凯仗着胆子道:“大王,我们是否放了姓田的?”

    姚启圣道:“本大王原本是打算放人,既然我们已经换了10万担粮草,本大王也是信用之人,应该把这个田见秀给放了,但是现在朱由崧亲自来了,本大王临时改变注意了,机会如此难得,本大王倒要先见识见识这个弘光大帝朱由崧,然后再决定是否放人。”

    姚启圣手下的副寨主雷大鹏道:“大王,敌强我弱,听闻弘光大帝朱由崧,功夫绝伦,他竟然愿意出10万担粮食,而且又亲自出马,看来这次是来者不善呢,在下以为应该避其锋芒,赶紧把人放了,我们转移山头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