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多尔衮十几万人马开到了山海关前,现在的山海关跟五年前他门入关时的山海关一样。城头上高高飘扬的都是大明的旗帜,城墙上的明军,跟假人一样,黑洞洞的炮口朝向天空。

    但是不一样的是五年前,吴三桂和李自成各投入数万兵马在这里厮杀,吴三桂又投降了他们,使他有机可乘,大败李自成,那次入关,他们简直便宜到家了。

    现在并没有一兵一卒在这里混战,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眼前蜿蜒的城墙如一条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跌宕起伏,高大的城楼盘卧城墙上。

    山海关的关城大致呈一个长梯形,共有四座城门,分别为东城门,西城门,南城门和北城门。而且每个城的城门都有瓮城。每座城门的城高,连城墙带箭楼,都在20米左右。

    城墙的厚度普遍都在七米左右,用条石砌成的城墙,因为年久发出青褐色的光。

    因此这四座城门围城的关城,显得雄伟高大,称之为天下第一关名副其实。

    多尔衮对这坐关城可谓是故地重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五年前轻而易举的从这里面进关,横扫汉人的军队,无论是明军,还是李自成的流贼,在八旗军面前,节节败退。他们以摧枯拉朽之势把李自成赶出了北京。

    但是好景不长,他们把顺治帝接到北京,都城从盛京迁也到北京,但是他们的顺治小皇帝在北京也没住够一年,便又匆匆的被朱由崧的人马赶出了北京,像赶牲口一样被赶到了关外。

    时光如梭,转眼间已经四五年了,雄伟的关城,见证着他多尔衮人生的辉煌与跌入低谷,可不是他自己的辉煌与阴暗,而是他们整个爱新觉罗家族的来去匆匆。

    今天他又卷土重来到了这道关城前,十几万雄师气吞万里如虎,往事历历在目,却已不堪回首。他心潮起伏,热血澎湃,收住思绪之后,手中玉鞭一指,“开炮!”

    黄得功坚守险关不战,他们只有用大炮开路。

    清军的炮兵早就找好了有利的地形,把新式的火炮推到定的位置,根据地形排成了几排,有的数门排成弧形,有的是直线形。调整好高度和仰角,计算出射程,调试好准星合照门。

    开始装填弹药,接到多尔衮的命令之后,清兵们把火把对准了引线,一阵吃吃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便响起来了。

    直打的远处的山海关城头上,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砖石飞溅。

    黄得功当然不能等着干挨炮,城头上,明军成的红衣大炮也轰鸣起来,就这样,双方开始了猛烈的炮击。

    清军用大炮轰的是明军的城楼和城门,而城头上的明军用大炮轰的则是清军的炮兵阵地。因为现在的清军躲在明军大炮的射程之外。

    其实,清兵的炮兵阵地也在明军大炮的射程之外。但是明军的城墙和城头的兵将,却在清军炮火的打击范围之内,这便是清军现在拥有的炮火优势,射程远,威力大。

    清军的大炮能够准确的落在城墙上,炸的明军将士血肉横飞,有不少明军的红衣大炮都被炸毁了。

    而此时明军的炮弹,大都落在清军炮营阵地的前方炸响,只有个别的炮弹落到清军的炮营阵地上,炸开了花。

    这时候,双方的伤亡,明军当然是惨重的。

    黄得功得报之后,立即传令把城楼上包括箭楼,敌台,瓮城防守主力量全部撤入城中躲避起来,明军的炮火骤停,硝烟散去,多尔衮透过望远镜,发现城头上,守城明军将士全都不见了,城墙被大炮炸的狼藉一片,血迹斑斑,明军的残旗还帽着火和浓烟。

    多尔衮觉得是冲锋的时候了,城城守城的明军将士已经被打没了,不是全都死光了,就是躲在城内。但是不管是哪种情况,肯定不能再放炮轰城了。

    因为多尔衮知道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