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回府。

    一路上王琛都在思索。

    他明确知晓几件事,凭自己手头上的武力,加上现代社会的经济实力,平推宋朝已经不成问题。

    但是,之前说过,如果平推宋朝,接下来又要花很长时间重新去建设,甚至几十年功夫,才能恢复到如今的规模,这也是王琛为什么不直接弄死赵匡胤的根本原因之一。

    老赵不能弄死,那么赵二呢?

    道理上来说,找准机会用狙击枪一枪崩了很容易做到。

    可要真的弄死赵二,会产生什么后果?

    不用想,肯定是赵德昭一家独大,继任皇位几乎不存在悬念,而赵德昭能被王琛掌控吗?

    很显然,不能。

    那么,是不是可以连着赵德昭一起弄死?

    理论上也可以,毕竟赵二和赵德昭一死,皇位的继承人选只剩下赵延美和赵德芳两人,赵延美和赵德芳半斤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当时纸张还没发明,作为给被拜访者的见面介绍文书,也就是现在的名片。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又发展出了“刺”。

    那么谒和刺有什么区别呢?

    谒的形制、称谓都比较郑重,也都是用于下对上的,有明显的等级色彩,是一种古老的大名片。刺的内容、形制,简便而亲切,虽也有用于下对上的“下官刺”,但主要是用于士大夫间,以通爵里姓名,是一种小名片。

    也就是说,对方用刺非谒,有两种可能性,一,社会地位和王琛相当,二,表示亲切。

    王琛仔细地分析了一下,如今自己贵为国师,从品阶上来讲,属于从一品,放眼整个朝廷,除了皇帝、亲王和皇宫里的太后、皇后之类外,不论是宰相、枢密使等等,社会地位都和他相当,因为宋朝正一品属于加官,不是常职。

    那么,如果是第一种可能性,拜名刺的人,很有可能是朝廷一等一的大员。

    至于第二种可能,王琛在汴京也没有太多的关系啊,他觉得不太可能。

    可是,当他打开名刺看了一眼后,颇为诧异地看向老管家,“曲先生,来人长甚模样,几岁几何?”

    曲先生回忆了一下,“看来人模样,约莫五十来岁,长相魁梧。”

    五十来岁?

    长相魁梧?

    王琛看着名刺上的拜会内容久久不语,上面是这样写的:汴京散人焦作,参,王国师裁旨,牒件如前,谨牒,开宝九年五月十一日,散人焦作,牒。

    散人焦作?

    没听过这个人啊。

    王琛微微蹙眉,没再和曲先生多说什么,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前去赴约。

    ……

    说起来挺有缘。

    王琛又回到了汴京东城那边。

    他让车夫顺着地址找到了一处比较偏僻的农家院落。

    门口,王琛并未直接下车进去,而是掀开窗帘往外面瞅了瞅,看完以后,他感觉有点好笑,因为在这么偏僻的地方、又临近晚上,还有几个买吃食、杂货东张西望的汉子,傻子都知道这些人是伪装的啊。

    他微微摇头,还是下了马车。

    来到门口,有一个看似老眼昏花的门房询问了一下,随即立刻恭恭敬敬迎了王琛进去。

    往里走。

    穿过一个小菜园。

    来到最里面的一间厢房。

    门房推开了门,伸手道:“国师,请。”

    王琛嗯了一声,跨过门槛走了进去。

    屋里。

    他一走进去便听见一阵大笑声,“哈哈,老师许久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