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经常几天几夜不合眼,不也生龙活虎的?

    在睡眠游戏舱中玩超梦全程是在浅睡眠状态下的,精神负担比打仗要低多了,爆肝打通个超梦,还不跟玩一样。

    当然了,《余烬将熄》确实难,所以李云汉也没能一口气打通,而是睡了几个小时。

    总之,在给陈涉队长拨了那个通讯请求、对过暗号之后,他绝大多数的猜测都已经成立了。

    李云汉此时只想为自己之前的幼稚和肤浅道歉。

    《余烬将熄》哪是什么垃圾超梦?它不被理解,仅仅是因为它超越了时代而已!

    在李云汉看来,这款超梦不仅特立独行,在玩法、对超梦的理解和艺术性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更为关键的是,它还是为反抗军打下的一针强心剂!

    不是反抗军的人,体会不到这一点。但同为反抗军的李云汉,能够感觉到通关这款超梦之后,自己内心那种热血沸腾、重新燃起斗志和希望的感觉。

    显然,每个反抗军心中,都有一颗火种。

    只要条件适宜,这颗火种就会生根发芽,熊熊燃烧起来!

    但是现在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李云汉的这种情绪,应该如何传递出去。

    写超梦的评测?短视频?直播?

    其实这个世界的娱乐形式五花八门,多种多样,选哪一种都可以。

    但李云汉觉得,这些都差点意思。

    不论是文字和图像,在表达上都是有缺陷的。

    《余烬将熄》中的那种复杂的情绪,很难通过文字和图像来传递,所以单纯的超梦评测或者视频讲解,都不够味道。

    可《余烬将熄》这款超梦特别就特别在它的味道上,如果失去了这种味道,那可能起到反效果,让别人觉得他是在尬吹。

    之前李云汉发的文字评测没有起到太好的反响,一方面确实是因为他没怎么上心,但也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文字传递不出这种味道。

    于是,李云汉打定了主意。

    作为一个金牌超梦制作人,他当然是要回归自己的强项:制作一款超梦!

    超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体量可大可小。就像电影一样,并不是只有投资几个亿的大制作才叫电影,用很少的预算和很简单的设备,也能拍出精彩的微电影。

    而超梦与传统艺术形式最大的差异在于,情绪的传递。

    所以,如果李云汉想要将某种特定的情绪传递给别人,就必须通过超梦这种途径。

    虽然用一款超梦去解读另一款超梦有点脱裤子放屁的意思,但这种情况其实也并不算很罕见。

    这个性质有点类似于一些视频剪辑的UP主去点评电影一样,虽然是用视频解读视频,但配上电影的画面和声音,肯定比单纯的文字要更有吸引力。

    当然,李云汉要制作的肯定是体验类超梦,而不是扮演类超梦。而这个超梦的受众就不太能称之为玩家了,而更应该称之为“观众”。

    而这款超梦制作起来也没什么难度,因为只要用《余烬将熄》中的超梦场景和素材就可以了。

    相比于文字或视频,超梦的传播难度会高一点,毕竟必须通过超梦设备才能观看,远不如文字或者视频的形式方便。

    但李云汉认为,他宁可牺牲一些传播的广度,也要把深度拉满。

    成败的关键在于,李云汉对这个超梦结构的剪辑是否精彩,解读是否足够吸引人。

    李云汉对此充满自信。

    像他这样的金牌超梦制作人,剪辑一款这样十几分钟的超梦需要多长时间呢?

    “七个小时,足够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