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肿着,一道红印赫然在目,眉宇间已浮上一丝不悦,兀自提裙上了台子,轻轻扶过了她,替她拭去嘴角的血渍。这男人忙跟杵在一侧的妇人丢了眼色,妇人立刻识相闪到了一旁。

    等亲自搀扶琬宁下来,薛大娘才说:“我家夫人的妹妹嫁到镇江后,育有一女,五岁那年在灯会上被人拐走,如今查了这些年,终于有些眉目,这位姑娘我得带走。”

    说罢特意看了男子一眼。

    “小人明白,小人明白,”男子听出其中深意,连忙凑上前去,暗自瞥了一眼琬宁,心底骂了几句,真是见鬼的凑巧!又不免叹息这奴婢真是好福气……

    不想薛大娘掏出一串钱来,丢给他:“不让你白费力气的。”

    男子顿时喜上眉梢,先是冲着薛大娘不住道谢,复又赔着笑脸给琬宁:“让姑娘受委屈了,对不住,对不住……”

    薛大娘懒得再和他周旋,命人扶琬宁上了车,扬长而去。

    车子行驶得虽快,却很稳,可见是大户人家才能训练出来的。琬宁绣口紧闭,仍是眩晕,再加上身上各种疼,脑子里纷乱无绪只默默忍着。

    等下了马车,琬宁仰面瞧见“蒋府”两字,身子一僵,眼泪夺眶而出,难以置信地回望着薛大娘,薛大娘不动声色,只对她温柔笑道:“姑娘,到家了。”

    薛大娘说罢又亲自过来扶她,她并未拒绝,刚入府,就有一群丫鬟簇拥上来,娇声细语的,见了她有一瞬的愕然,不过很快纷纷笑着行礼:“见过表小姐。”

    说着就有人在前引路,嘴皮子利索得很:“方才夫人还出门相看,左等右等的,不巧,这会如厕去了,好在终于接来表小姐,夫人倒可以宽心了。”

    一路众丫鬟跟着,薛大娘扶着,琬宁颇不自在,暗暗用余光打量了四下,蒋府规格不大,庭院却整齐划一,错落有致,几步换一景,也算讲究。只是她满腹惊惶,还不曾回神,稀里糊涂被带到这里,谁知道是福是祸呢?

    不过即便是祸,她还有什么可失去的呢?

    恍惚间就进了一处园子,靠墙种着几竿玉屛箫竹,石条上摆着很大的平盘,里头是几头单瓣水仙,刚打过春没多久,正开着白玉一样的繁花。

    这么清幽的一处,倒像是自家风格,只听薛大娘招呼丫鬟过来伺候她,细细交代下来:

    “不忙着洗浴,先给姑娘简单打理下,换上新衣裳。”

    丫鬟们会意,瞧这表小姐一脸的伤,指不定身上也有,恐怕多是不便。

    这一番下来,费不多长时间,琬宁任由丫鬟们拾掇自己,整个人木木的,丫鬟们看在眼里,不免有诸多遐想。这边薛大娘又送来膏药,擦在脸上,说那伤痕三五日就能淡下去,不会留疤,让她不必担心。

    刚坐定,外头就有一声长报:“夫人来了!”

    琬宁被丫鬟扶起,见一陌生妇人提裙而入,装扮并不算华丽,身后只跟了两个丫鬟,正犹豫着要不要上前行礼,蒋夫人已大步过来,一下握住她的手:

    “我的好姑娘,这下总把你接回来了……”

    说着掏了帕子拭泪,抬首仔细打量着她,忽指着她幽幽道:“就是这道疤……”一语未了,那泪落得更快,琬宁也只是无声哭着,薛大娘见状上前劝道:

    “夫人找到表小姐是好事,莫过太伤心了,对身子不好,再者,姑娘受了不少罪,如今回了家,也该高兴。”

    蒋夫人听罢这才破涕笑道:“说的正是这个理,以后这里便是家了,想吃什么用什么,都不要拘谨,回头先让薛大娘带你做几件新衣裳,你身上这件虽也是新的,却因先前不知你身量,总归不太合身。”

    又指着底下丫鬟说:“这几个粗使丫头,人虽不算机灵倒勤快,照顾不到的地方你尽管和姨娘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