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归尘笑言:“你去看看她吧。”成去非举箸边吃边道:“她身子一向不甚好,事后再去看不迟。”

    虞归尘便说起另一事:“东堂关于如何定你的封赏,经数次廷议,也未有最终意见,有提议加封大司马,开府仪同三司的,也有说你应遥领徐州刺史的,自然,台阁几位尚书郎,皆希望你能录尚书事。”

    成去非饮了口酪,不紧不慢道:“我倘是三样皆欲得,你说,东堂之上该是何等光景?”

    他顺手拿起托盘中手巾,拭了拭嘴角,只漠漠注视着前方:“你可知我在并州最后那段时日,所靠者是何人?”

    虞归尘听他再次提及粮草之事,静静听他说下去:

    “蒋北溟,你定是知道他的,国朝定边乱,要靠一介商贾来劳军,且是不得不靠,可笑可叹,并州的事,让我不能不联想史册旧事,那些失守的城池,如何期盼朝廷的援军却迟迟等不来,至于粮草更是无望,岂不就是前朝覆亡之鉴?最终如何呢?将士不屈而死,倒是忠义存千古,可歌可泣,然中枢之罪何人来伐?前朝无道,引得各路异族牛鬼蛇神但凡有几匹马,就敢来逐鹿中原,以争天下,我本是打算解决并州的事情后,带几位将军自洛阳过一趟,前朝宫门的铜驼就躺在那片衰草乱象中,我不想有一日,建康宫门前的铜驼亦是此运命。但经此一事,我方明白,兴亡离合并不取决我想不想。”

    如此冗长的一段话下来,成去非的调子冷冷清清,几无起伏,不辨喜怒,虞归尘一时无言以对,短暂的沉默很快被赵器所打破,赵器此次并未跟随成去非远赴并州,而是留于府重打理事务,此时刚接了前方书函,便忙来禀报。

    成去非大略浏览一遍,并无多少情绪,只对虞归尘道:“朱大人在过大河时不幸落水受惊溺死,看来中枢应及早遣人扶柩回京才是。”

    虞归尘心底愕然,眉头微微一动,良久方道:“这又要引一波风浪。”成去非手底拈起生鱼片,蘸了佐料送入口中,忽想起蔡豹长史同自己说起元会使者因饮食琐事受辱一事,他当时只得好生安抚人心,此刻顿了一顿,方接言,“朱预一直隐居终南山,这一回,倒可算终南捷径,可世事风波难料,起于山,终于水,何尝不是另一种圆满?”

    年轻的尚书令说的风轻云淡,局外人的口吻,比之当初东堂呶呶不休的推议,全然两个天地。至于“朱元凯不出,天下苍生如何”这种一尺水十丈波的论调,也势必随着朱预的意外死亡最终将化为史书中寥寥一笔的收尾,虞归尘似有所思轻轻颔首,“并州你可有人选了?”他当然知道落日铁骑精锐一部,半数留于并州未返,里头是些什么人,他亦清楚无比,当初成去非隔三差五,一旦得闲便亲自去督兵练武,那些人,唯他马首是瞻而已,至于这半载又是如何生死与共,同甘共苦的,外人是无法再窥一二了。

    成去非则把之前蒋北溟如何同他分析西北情势的一番话讲给虞归尘听了,虞归尘不由赞赏道:“此人乃明见之士。”随即想到他商贾身份,遂发出了和成去非一般的叹息,“可惜了蒋公子。”

    “我会给他要个一官半职,不过边关乱象,非常人不能治,夏侯绅如今跑去幽州避难,御史的弹章,怕是给他直接砌个坟头都够了,他这个人,功过相抵吧,倒不是不能回并州,可再为封疆大吏,万万不妥,并州那个虎狼之地,他终究还是带着些浮华气,驾驭不住的,中枢我看也寻不出适当人选。”成去非沉吟片刻,彻底放下了碗筷,拍了拍手,立刻有婢子入内,把眼前收拾了。

    “参军刘谦跟了我半年,此人谦逊务实,战事期间,虽在急险中,也未见疾言遽色,可见性情敦厚温和,他又熟知并州事务,这一路同将士们相处也甚是和睦,这样量凿正枘的人物,当留在边关。”成去非既说起他,心头自又挂虑起刘野彘等人,好在来往书函不断,那些人亦跟随他许久,如今他狠下心来,就此置人于边塞风雪之地,人人皆愿体恤他,他可曾体恤人家中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