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查殿下名下的各处田庄,及殿下近几月来同寺院频繁交游往来的名单,另命人去廷尉署把吴冷西找来。

    吴冷西有些时日没来拜访成去非,一来廷尉署并不清闲,二来自征北大将军得胜回朝,至加官封爵,门庭若市,成府不缺他这份人情。吴冷西本打算等中秋前后请成去非来家中做客,不想忽被传唤来,匆匆换了身便服,随小厮一并来了。

    进得门来,屋内陈设依旧,人也依旧。适逢婢子奉茶,吴冷西忙接了,先放置好,见过礼,方饮上一口。成去非正在窗下临写字帖,见他进来,起身净手笑道:“子炽来了,坐吧。”说罢陪他坐了:“我回来有段时日了,总归是忙,赵器跟我说,师哥的腿疾又发作了,送去的药膏可按时涂抹?”

    “师哥那是留的顽疾,每年都要折腾几回,便是用再好的药,也不能收立竿见影之效,不过有桑榆悉心照料,情况并不能算怀。”吴冷西道,沉吟片刻,“律学馆新修订的《大祁律》,也大致成型了,近日应该就能呈上去。”

    两人不过说些琐事,半日后,成去非才道:“这段时日,你应也看到了,因迎佛骨一事,整个江左,沸反盈天,不知虚耗多少财力人力,说到底,是国力。战事方休,百姓当休养生息,近几年内,不宜再妄动干戈,可边疆虏祸也只是肃清一时,还得钱粮好好供养着,不可轻视,我朝既非汉武强盛,便需精打细算过日子,江左的田赋徭役因这几年的天灾**,又兼并州一战,临时是不能再增派了。”晚照透过窗子洒落进来,如流丹吐火,成去非抬首朝外观望一眼,复又垂眸饮了饮茶,“日薄西山,这一日又要过去了,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子炽,我如今一事无成,便是再见恩师,也无颜以对。”

    吴冷西听他这半日说的如此繁冗,临末了忽转了话锋,竟不知如何安慰。身处庙堂之高的这人,所忧所虑,吴冷西不是不清楚,这其间的步履维艰亦十分清楚,正因如此相熟,是故他无话可慰。

    正如是想,成去非起头的那几句,忽重新掠过心间,遂道:“下官虽不懂军政大计,可也曾想过,国朝倘想增加府库之收,无外乎开源节流两项,由此,方可富国强兵。”

    “此理,非知之艰,行之唯艰,国朝的两大头,不过商税同田赋,眼下商税略略提了些,我忖度有时,也只能如此,商贾倘是被逼急了,到头来,哄抬物价,依然是从百姓身上出,我不想看到如此局面,”成去非道,“土断的事情,不温不火,就是阳奉阴违,也不难想象。”说到此,忽又想到史青,史青虽因治水开渠有所升迁,可也不过是隔靴搔痒罢了,成去非顿了顿,“如何开源节流,还需八方人才献策献计,眼下,有一事,则需要你着手去办。”

    既点到正题,吴冷西放下茶盏,回道:“可是跟沙门有关?”

    成去非抬首看他一眼,点头道:“正是,我尚未上折子,该如何查,你清楚,你查清楚了,我方好上奏,无关大局的,譬如侵占良田,隐匿人口,这些天下皆知,是在其次,你这一回,势必往要紧的地方查。”

    如此轻敲缓击的一番话,吴冷西先是不解:“师哥说的这两样,倘是上达天听,天子会不以为意?寺院占了良田无数,又有百姓为逃赋役,委身于寺,这少的不是府库的钱粮?不正是天家的忌讳?”

    说罢思及后者,一时有些愀然,百姓缘何逃避赋役?寺院又缘何无须缴纳赋税?这一切,依旧源自天家,源自中枢,源自世家,吴冷西只好问道,“师哥的用意,是在于说服今上?”

    成去非略一点头,道:“以上两点,不足以为意,是故要从他处着眼,佛事盛隆,其后有天家,有世家,有百姓,不可贸然。”说罢回想起东林寺所见,遂安排道,“京畿这方圆百里内,最出名不过三大寺,永宁寺,开善寺,东林寺,就查这三处,至于以何名目,你自己看着办。”

    吴冷西默然有顷,道:“下官知道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