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飞辇系统可不是那么好打造的。

    一来是去哪里弄那么多飞辇是个问题,二来是,陇左钱氏这个五品世家并不好欺负。三来是,守达商行背后有紫府学宫在照拂,每年给予学宫的租金也是个大额数字。

    以至于守达商行在陇左郡形成了一家独大,却无人能竞争的局面。

    然而就在今天,这种垄断局面被打破了。

    王守诺在众人兴高采烈的议论声中得知,这个新开业的【庆丰商行】,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四品世家庆安左丘氏的产业,他们所采用的飞辇,绝大部分是从【凌云圣地】租借而来。

    有了左丘氏和圣地的背书,这个庆丰商行的商誉自然没有问题,而他们开出的价格,只有守达商行的三成!引起各路商户们的支持。

    部分商户,当场就与庆丰商行签订了契约。

    “糟糕了。”王守诺头皮发麻,感觉到了危机来临,急忙跑回去给王守哲写信。

    事实上,并非王守诺一人通知家族。守达商行在陇左郡的总行,各地的分行,陇左王氏,陇左钱氏等等,都将这一情报迅速传递。

    霎时间,风雨欲来风满楼。成立将近二十载的守达商行,迎来了最大的危机。

    可这一次针对钱氏和王氏的打压,仿佛才是冰山一角。

    与此同时。

    庆安郡西北面,靠近漠南的方向,有一条已经存在了近三千年的商道,被称为“庆北走廊”。

    因为大乾境内多山,庆安郡的地形则相对平坦,方便大宗货物运输,距离也近,因此,辽远,岭北,陇左三郡的商队,想要前往国都,大多都是走的这条“庆北走廊”。

    陇左钱氏的商队,自然也不例外。

    这么多年,钱氏的商队南来北往,也不知在这条路上走过了多少遍,早已对这条路无比熟悉。

    钱忠是钱氏商行的一个管事,这些年来,庆北走廊这条运输线一直都是他负责的。

    他每年都要在国都和陇左之间来回数趟。

    这么多年,南来北往,他也不知在这条路上走过了多少遍,早已对这条路上的一切无比熟悉。

    跑商的时候,什么时候出发,以什么速度前进,走多少时间能找到地方休息,都是门清,在时间的估算上误差从来不超过一个时辰。

    这一天,他跟往常一样,掐着点带着商队出发,准备赶着午后的时间点出关,这样傍晚时分就能抵达国都那边的驿站歇脚了。

    钱氏经营商行多年,运输一直以来都是钱氏商行的主营业务之一,将粗铁从漠南运到铁矿资源严重不足的陇左,承接庆安左丘氏的一部分粮食运输,以及将王宁王氏出产的洋玻璃等商品运往国都,都是钱氏商行的业务范围。

    相应的,钱氏这边和运输相关的产业链也已经非常成熟,不仅在各个郡都设了仓库,专门用于囤货,中转,在运输的关键环节,运输工具上,也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

    钱氏的远程货车,拉车用的都是专门购买的北地蛮牛,体型比南方的牛大了一圈不说,耐力也强,力气也大,脚程还快。

    车厢也是专门改装过的,乃是一个有锁的全封闭大车厢,防雨防风,还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哪怕运气不好,在路上遇到凶兽袭击,也有很大概率能保全货物。

    车厢前半截,靠近车头的地方,还有一个专门开辟出的小单间。

    这个小单间和后面的车厢是隔开的,只能从车头方向进入,左右有窗,里面的面积刚好够两床铺盖,方便赶车的家将轮换休息。偶尔不得不在野外露宿的时候,凑合一下也能住人。

    经过改装的货车,不仅方便好用,载货能力也是一般牛车的一点五到两倍,大大增加了钱氏商行的运输能力。货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