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第十四章  帝国霸业12  孙权建制

    刘备叹了口气。

    儿孙自有儿孙福,至少十年内孙权不敢对抗朝廷。至于他会不会建立向蒙古人建立的莫窝儿帝国那样强盛的王朝,刘备不去管了。

    虽然知道,没有自己压制,孙权一定会成为印度的统治者,不是之一,而是唯一。

    孙权的野心,他不会容下贵霜帝国的存在。一个恒河霸主,一个印度河流域霸主。注定会对抗起来。带去先进技术的孙吴,还带去了印度几乎一直缺失的

    专制集权的东方专制体系,这是一套在中国已经成熟的体制。

    自然孙权有他自己的理解体会。三权分立,他自然理解,但议会制度,他是相当看不起的,朝廷一个声音就足够了,议会,那个经常为了利益打起来的政府机构,他是坚决取缔。

    他的体制就在改名建业城的曲女城建立。

    他自己称皇帝,制定宪法,规定皇帝的至高无上,独裁统治,

    然后是司空司徒司马的三权分立,分治司法,行政,军权。然后是具体负责的九卿制度。在地方建立郡守府,郡守,长史,判官三人分掌军权,行政,司法。

    然后是县,有他直接任命县令。然后是乡里亭的编户制度。而他就将自己的帝国分成八个总督府,40各郡,原来的万户长就是郡守,千户长就是县令。百户长成了乡长,十户长成了里正,五户长成了亭长。

    这套军政体系并不落伍,相反在孙权改革下更加简洁有效,比起那些土著国家的低效率。这可高效多了。

    此时这个体系下可不再是200万人,而是数百万。虽然屠杀了不少,但谁叫印度人多,就是后世,也是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中国十亿,他就有八亿,1985年。

    刘备不在关心已经被各州瓜分的东南亚。孙权走后,没了威胁,各大州郡自然希望将自己势力深入到南洋,移民就是最好办法。相比移民西伯利亚,北庭。南洋好了太多,至少没那么冷。

    至于山东的兖州,他们正在大举移民旧金山,掀起了淘金热。不会比19世纪差的淘金热。十几万兖州人杀人美洲。你说,他们还会关心早就被南部各州控制的东南亚吗。兖州跟着海州,幽州后面抢占美洲土地。宣称去了就有人均百倾土地。这些山东农民哪还忍得住。立马冲了过去。

    现在对西域热情最高的还是雍州的数百万百姓,谁叫哪里的市场让他们都发了财。

    自然还有内州,凉州,青州也非常关注西域

    内州关注是希望掠夺人口充实自己,外州和他一样,监管西伯利亚的外州更加地广人稀。不过朝廷对那里移民十分谨慎,就怕再出来一个匈奴,鲜卑异族。但是并州大举移民外州,朝廷就是支持的。而冀州则靠着那个东北,内蒙庞大的土地市场,还需要想别的地方发展吗。

    所以实际坚决支持张辽西进的就是雍州财团,军方势力。自然还有朝廷。

    而积极配合的自然还有青州,内州,凉州三州,虽然三州经济不太发达。但是却有骑兵必须的大量战马。运输物资的马车,那是要多少有多少。毕竟现在的火车还没有办法越过葱岭,只能到巴尔喀什湖泮。反而和康居关系更加密切了。正在计划修建越过康居到达里海,北庭的大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