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造反的袁术怎么还可能在诸多豪杰围攻下坚持3年。

    就在张勋准备采取死守的正确方针之际,他的号称30万的大军却没这么干,

    当时曹操地方小,人口少,粮食肯定拼不过袁术,只要借着中原那些坚固的城池消耗,曹操最多坚持一个月,就不得不带着大军回去继续兔粮

    等待秋收。误了秋收,曹操就别想过得了这个冬天。

    可是这些人自然认为张勋胆怯。不如纪灵将军勇猛,之前纪灵就多次洗劫了兖州各郡,其中陈留最惨,粮草没了不说,就连人口也大部劫走,不然就纵兵屠杀,使得曹操人口不断减少,而袁术不断增加,以至于大量人口迁到遥远的江西,江东,孙策灭了严白虎后十几万人立马就迁到福建。不然人口就太多了,也使得孙策更加高兴,自己控制的各郡都是人口不过万户左右的小郡,由于移民自己的人马更加充足了。所以积极煽动袁术人口南迁。这可是快速增长实力的好机会,作为贡献传国玉玺的大功臣,大忠臣,袁术对孙策还是十分信任的。所以孙策要的大量官员,或提拔诸葛瑾,阚泽,太史慈,甘宁华韵等名士猛将时都高兴地应允,结果孙策在结义兄弟,连襟周瑜,老将黄盖,韩当,程普族叔周尚孙静等各方势力支持下非常稳步的拿下江东六郡,而袁术任命的以顾雍为首的地方官立即就成了孙策的谋臣。如名士程秉,吾粲,同时袁术的心腹大臣吕范吕子衡,大将陆绩都为他出谋划策。而这些人无一不是受过孙坚恩惠的人,最关键,周瑜引导下这些聪明人发现袁术是个草包,孙策才能干大事。

    袁术确实才能有限。临阵换将也干得出。

    结果张勋无力节制豫州各部,使得这些拥兵自重的将领纷纷出战。

    可是没有统一指挥的大军哪里敌得过以荀攸荀公达,郭嘉郭奉孝,程昱程仲德,毛阶毛孝先,这四大谋臣的算计,偏偏还有个更厉害的荀彧荀文茹隐藏在后边。张勋这边没有。中计是必然的。

    曹操左右有典韦,许褚两员猛将护卫左右,他们就是刘备的关张,袁绍的颜良文丑。

    还有以于禁为首的外姓大将,如乐进,李典,吕虏,满宠,朱灵。

    还有以曹仁为首的宗室大将,如曹洪,夏侯淳,夏侯渊,曹纯,夏侯恩,夏侯杰,曹真,曹爽。

    自然自己那几个能干的儿子也大有作为,如长子曹昂,曹丕,曹彰。还有文弱的曹植,至于称象的曹冲还没出生,曹熊等更小的就更加没戏。

    这些人就组成了以曹操为绝对核心的兖州军事集团。

    当许褚,夏侯渊等人看着被荀攸三言两语就激怒的出城决战的袁术军时,不由大吃一惊,然后,他们就激动了。完全是兵对兵,将对将。袁术的将领不行,好日子过得太多,使得他们特别怕死。结果打的凶险万分之际,他们偷偷地溜了。如果不是张勋还顶着,估计早就散了,但是没了将军的士兵更加混乱,几十万人的混战,最终以袁军崩溃,曹操完胜结束。张勋带着三万残余逃到了汝南死守。除了战死的,曹操俘虏的近十万,自己的损失完全可以通过改编这些军队得到补充,甚至扩张到20万大军,这些军队久经训练,十分强壮,曹操毫不客气的吞并了。之后顺手拿下淮阳国,泗水郡,大军南抵淮河。压迫袁术,袁术有淮河天险,曹操也没办法。自己几乎没有水军,也没钱养这只耗钱的奢侈品。

    袁术听从了主薄闫象建议,献粮50万但。割让淮河以北的各郡国,除了自己的老家汝南,因为这里还有张勋纠结的八万反动武装。足以自保。

    而且袁术并不甘心失败,还想一统中原。

    曹操果然带着粮草回去了,50万但粮食看起来很多,但是20余万大军人吃马嚼也顶不住。加上秋收在即,哪顾得上。

    先不说曹操回家抢收庄家,这时刘备也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