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之心了!听说过羊群吗?羊群们总是习惯于跟随头羊的。”

    武珝却是不解地道:“恩师的意思是,只要有第一个人做,其他人……哪怕他们不知未来是否有好处,也会自觉的跟从?只是……人这般的愚蠢吗?”

    “不,你还是不明白啊。”陈正泰摇摇头,道:“这从众心理和羊群效应,其实并不是愚蠢的表现,只是看上去愚蠢而已。就说迁居吧,大家看了崔家迁了,难免会想要跟从,可是这样盲目的跟从并不是坏事。因为一旦前往西宁的人越来越多,西宁会更加繁华,而这些购置了土地,率先在西宁安居乐业的人,反而获得了收益。”

    “你虽瞧不起这等从众心理,其实正是因为人凭借着从众心理,千百年来大多数从众的人都获得了好处和利益,这才将这种心理,铭刻进了骨子里。”

    “不过……现在好像还有些不够啊。”陈正泰又笑了笑道:“若是再多一些人就好了。”

    武珝便皱了皱眉道:“只怕现在已到极限了吧,前些日子,想要迁居的人确实不少的,只是这两天似乎去办事处询问迁居事宜的人已少了许多。”

    陈正泰一脸莫测的样子道:“这正常,这是因为还少了一个刺激呢,咱们再等等吧,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发现了没有。”

    武珝不由讶异地道:“发现了什么?”

    陈正泰笑了笑,却是没有回答。

    又过了一些日子,似乎迁居西宁的热度,已经降到了冰点。

    可就在这时,一头快马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朔方郡王府,一人气喘吁吁的送来了快报。

    长史武珝接到了快报,随即恍然大悟!

    她忙让人将陈正泰寻了来,见到他,便立即道:“恩师……有西宁来的急报。”

    “来了。”陈正泰显得眉飞色舞,接过了奏报,打开,随即一笑道:“果然还是让他们找到了,真是不容易啊,这几个探勘之人,都要重赏。”

    这急报之中,只写了一件事,即一群勘探的人员,在河西,当初隋朝统治之下的西海等地,发现了金矿。

    西海这一片地方,距离西宁并不算远,处于吐蕃和河西交界的范畴,自古以来,便出产大量的金矿。

    当然,这是大唐,大唐的时候,西海一带的金矿还未正式开始发掘。

    也就是说……这是一片处女地。

    大唐也并非没有金矿出产地。

    只是到了大唐,因为历朝历代人们对于金矿都有需求,因而金矿的采掘,一直没有停止。

    这也导致自古勘探和留下来的矿脉大多都已枯竭。就算还能产金的地方,其实产量也十分的低下。

    大唐十道之内,大多都是人口密集的地方,若有大型金矿,早就被人过度开采的差不多了。

    可西海的金矿,却是第一次发现啊。

    这就意味着……这里将是一片新的财富之地。

    陈正泰眉一扬,随即道:“将这个消息,立即送给陈爱芝,明日,我要在头版看到它。只是……这里头的说辞要改一改,什么河床发现大量的金沙,这是探勘用语。这新闻不一样,新闻得用修饰用语,不妨就改成河床上下,遍地黄金。再加几句震惊、不可思议之类的词句。”

    “这不是骗人吗?”武珝忍不住道。

    虽然她也极喜欢骗人,可显然……这些用词,有些浮夸了。

    陈正泰却是得意洋洋地道:“此言差矣,搞文化的人,怎么叫骗呢?这叫修饰!前些日子,我见一首诗,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你看……就看一个瀑布而已,那瀑布,三百尺都没有,他便敢称三千,敢称落于九天之下。你就当这是做诗好了,我们读过书的人是不一样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