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学工科的已是越来越多了。

    一方面是工科的就业面比较广,许多作坊都在招募人。一些研究院的研究员,都被人高薪请去作坊里鼓捣蒸汽机,因为许多蒸汽动力的机器开始鼓捣出来。

    不少的作坊主发现,原来这么个玩意,不但能取代人力,而且是人力生产的许多倍以上,换上这样的机器,不需扩产,便可将产能增长许多倍。

    作坊主不是付不起一些匠人和劳力的工钱,而是因为,现在的订单很多,因为大量的炼钢以及纺织的需要,谁能产出更多的货物,谁就能赚取更多的利润。

    更不必说,别人用了蒸汽机,你不用,人家收益越来越高,这迟早可能会被其他作坊抢夺掉许多的订单,作坊间的竞争,已经开始越来越激烈起来,容不得一丁点的大意。

    若是非常优秀,可以凭借着技艺封爵,就算是资质平庸,也可谋一份极好的差事,因而现在人们对于工科趋之若鹜。

    当然,文科的前景也很好,毕竟朝廷对科举越来越重视。

    至于商科……倒是新创的,其实读的人不多,现在被人视为鸡肋。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商科有些缺德,居然将商科的学堂,规划在了西宁。

    想想看……一入学,便要跑去千里之外的地方,而那地方……城都还没建起来呢,想到住在帐篷里读书,这等酸爽……

    更坑的是,商科的学费居然还更高一些,号称是要打造大唐的经济人才,为万世谋基业云云。

    陈正泰沉吟着,却道:“你对各种学问,可有什么特殊的兴趣吗?”

    狄仁杰老实地道:“这倒没有,只是……对学生而言,但凡是有用的东西,学生就想学。”

    “原来如此。”陈正泰打起精神,随即就道:“倘若是如此的话,那么本王倒是建议你入商科读书。”

    “商科?做买卖?”

    陈正泰此时的心情很好,便耐心地给他说道:“不,不是做买卖,是经济之学!你看这天底下,无论是朝廷还是官府,还是寻常的百姓,哪一个不需有经济之才呢?大的方面来说,一个国家需量入为出,一个地方的刺史,也需考虑经济之学,方才可以大治一方。哪怕只是经营一个作坊,一个家族,又何尝不是?这商科才是真正的大学问,实乃二皮沟大学堂里最有挑战性的学科!一般愚钝之人,我是不建议他学商科的,还不如死读书,去学一些作文章的手艺,考一考科举。又或者是……背一些枯燥的公式以及定理,去制机械。可是商科却不同啊,只有绝顶聪明之人,才可以学习吸收到这里头的大学问。我看你一表人才,骨骼也很清奇,倒是很合适。不过……商科的学费贵了一些,学习的过程中,也需吃不少的苦头,我就担心你年纪还轻,吃不得苦,舍不得钱。”

    狄仁杰听了这话,顿时心潮澎湃了,似一下子认准了什么似的,立即道:“那么学生就学商科好了,钱的事,学生家里倒是薄有余财。至于吃苦……学生唯恐不能吃苦。”

    陈正泰微笑,和蔼的道:“本王果然没有看错人啊,既如此,那么明日你就去办入学的手续吧,本王亲自给你开绿灯。”

    狄仁杰不懂什么叫绿灯。

    不过大抵的意思,却还是懂的。

    忙是称谢,便兴冲冲的去了。

    等狄仁杰一走,武珝伏在案上,托腮,贝齿咬着笔杆,良久道:“恭喜恩师,商科的学员,终于找到了第十个了。”

    “哎……万事开头难嘛。”陈正泰幽幽地道:“怎么新闻报的广告一点效果都没有啊!现在的年轻人,真的不如从前了,不就是去下西宁啃土豆吗?这点苦也吃不了,个个既想做人上人,却又舍不得钱,吃不得苦。”

    陈正泰一声叹息,为这个时代而悲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