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清楚,任何带兵的人都清楚这是什么意思,军队聚集在一起,一群血气方刚的人,却因为需要操练,因而人们的精神是紧绷的,一旦在夜晚,军中突然出现了某种混乱,便会引发士兵们的恐惧,而这种恐惧一旦开始蔓延,便会相互践踏,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约束。

    李靖随即又问道:“如何取宫中呢?”

    “这个简单,用飞球,在袭击兵营的同时,一队人马利用飞球,以及夜色的掩护,直接出现在对方的王宫,而后……降落,只是必须在一炷香之内,直接拿下国王和王孙贵族,将他们挟持登上飞球,再立即撤走。”

    陈正泰的回答,确实很简单。

    至少大致的作战思路,是可以服众的。

    声东击西,擒贼先擒王。

    这其实也是兵法。

    当然……这里头唯一的问题就在于……事情说的很简单,可里头的细节……处处都在难点。

    比如,袭击兵营很简单,可怎么能确保成功,又怎么确保这些人全身而退?

    飞球抵达王宫很简单,可落地之后,怎么确保迅速的击溃对方的守卫,同时确保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挟持大食王?而后……又怎么确保在大军包围的情况之下从容撤走?

    甚至是撤走之后,如何接应,怎么确保摆脱追兵?

    作战计划是一回事,执行却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难想象,任何一点纰漏,或者是出现任何一丁点的差错,都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李世民和李靖这样的人,带兵多年,是最清楚这一点的,作战的计划列的越细,可能出现的纰漏越多,于是这些纰漏积重难返,最后引发巨大的问题。

    于是李世民一脸震惊地道:“正泰,这个计划,是你想出来的?”

    “不。”陈正泰摇摇头道:“是太子殿下和儿臣一起想出来的。当时听闻玄奘出了危险,天下振动,长安百姓,无不心切玄奘和尚。太子殿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对儿臣说,成日哭哭啼啼的有个什么用,莫非给佛祖塑了金身,挂了一个祈福牌子,成日阿弥陀佛,便能将高僧救回来吗?儿臣与太子殿下一样,感同身受,深知成日哭哭啼啼,倒不如……想方设法地进行营救更实在!正因为如此,太子和儿臣便一起制定出了一个作战的方略!”

    说到这里,陈正泰顿了顿,才又道:“这个计划……拟定之后,我们都觉得希望还是很大的,一方面,我们是有备攻无备。另一方面,我大唐的杀手锏,那大食人尚不清楚,只要我们突然袭击,并且掐准时间,确保一炷香之内完成计划,那么……即便这大食人有百万大军,我们照样可以取上将首级。”

    李世民听到太子竟和此有关,禁不住瞥了李承乾一眼。

    而文武百官们,此时个个绷着脸,一脸肃穆。

    要知道,前些日子,大家还在嘲笑太子和陈正泰二人捐纳这么一丁点钱,盛赞那吴王和蜀王大方,有慈悲之心。

    现在想来,真是惭愧啊!对呀,那吴王和蜀王,只捐纳点钱财又有什么用?

    真若是心系玄奘,难道不该是救人要紧吗?

    当然,其实那个时候,大家的第一反应都不是救人。

    这倒怪不得大家,而是大食实在太遥远了,而且玄奘又是生死未卜。总不可能带十万军马去,劳师远征,就为了救一个玄奘吧?

    大家已经默认,玄奘已死,于是都觉得趁此机会,表现一下爱心最是重要。

    陈正泰此时则继续道:“这一次的计划,的确有一些冒险,可太子殿下和儿臣都觉得,为此而冒险,是值得的,毕竟太子殿下和儿臣都有慈悲之心,一想到玄奘僧人遇险,便寝食难安。而此次出动的人马……都是军中精锐中的精锐,都是陈家的子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