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如雷鸣一般的猛烈炮击声响。转身走出自己的指挥部,从昏暗下着沥沥细雨的夜幕中看着不远处的汉江两岸,那里此刻已经被密集的炮火映照的一片通红光亮。巨大的声响震的人耳朵发麻。

    “备车,去前线!”张诚的话让王德祥少将大吃一惊。张诚可是西太平洋战区的司令,如果不是年纪的问题早就晋升上将了。原本这里距离前线就已经够近,够危险的了。张诚居然还要上前线去?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那王德祥铁定要发疯。

    “长官!”可以毫不犹豫下令处决带头逃跑的数十名朝鲜军官的王德祥少将声音都有些结巴了,慌忙上前想要劝阻,却被张诚给挡了回去“你留在这里指挥。等我回来。”

    张诚的话堵死了王德祥少将的劝阻,他毕竟才是最高指挥官。作为参谋长的王德祥少将可以提出建议,但是任何命令都只有张诚同意才有效。他想去前线,谁也不能阻拦。

    张诚有些低看了日本人。

    在现代时空之中看多了日本兵被装备精良的美军打垮的电影电视剧,张诚就想当然的认为在装备和训练上面甚至还要超过当时美军的大明军队打打日本人还不是手到擒来?只不过真实的战争不是游戏,更加不是拍戏。等到真正亲身接触之后才明白,同样久经训练而且悍不畏死的日本人的战斗力一点都不差!

    虽然装备不行,但是朝鲜多山的地形以及汉城的密集村庄建筑却给了这些凶狠异常的日本士兵最大的发挥空间。张诚一直所强调的火力优势很多时候都成了浪费子弹。尤其是到了夜间之后,精通夜战的日本士兵会借助着各种地形优势扑向守军临时构建的简易阵地,一边投掷手雷一边快速冲入阵地与明军展开肉搏!

    日本士兵的枪法非常精准,而且肉搏战术也同样出色。不少刚刚来到朝鲜前线的部队都吃过亏,尤其是在晚上没有空中支援的情况下。

    日本陆军的战术水平非常高,士兵配合默契,炮兵机枪手的精准度让人膛目结舌。尤其是那些使用掷弹筒的老兵,完全是精锐。日本人省吃俭用这么多年供养出来的军队可不是什么软脚虾,他们都是吃人的饿狼!

    张诚亲自前往前线并不是想要表现一下个人英雄主义。他去是为了激励守军的士气。

    这些从国内调来的步兵们基本上都是最普通的应征兵,大多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参与过残酷血腥的战争,基本上都是雏鸟。虽然装备精良,训练不错,可是在这种朦胧雨夜之中与凶猛如狼一般的日军血战夜战,张诚很是担心战线会溃败。这个时候高级指挥官前往前线鼓舞士气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军衔职务越高,起到的效果越大。

    强悍的敌人,初上战场的部下,没有完全成型的临时防御阵地,再加上只会拖后腿的友军。张诚即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

    (PS:这里说些作者的想法。看过很多的抗日剧和描述战争的美剧。感觉最大的分别就在于对敌人的刻画方面。绝大部分抗日剧里面的敌人都是又蠢又笨,在神勇无敌的主角们面前不堪一击。而美剧则正好相反。在美剧之中,无论是德军还是日军,绝大部分描述都是勇敢的,强大的,是真正的武士和勇敢的军人!在美国人的描述中,我们艰苦卓绝的打败了他们,证明我们比这些勇敢的军人们更加优秀!其实写书也是差不多。至于哪一种更好,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此时还跟在张诚身边的亲近人员只有肖宏宝和关阔。曾经与张诚一起在热.那亚蹲过战壕的刘快嘴,贺老三等人都已经被张诚安排进入了不同的部队之中。肖宏宝是张诚的保镖,关阔则是警卫营的指挥官。

    张诚拥有一支正规的警卫营,他的军衔和身份早已经足够。这个营里面大部分都是他在热.那亚做雇佣兵时期的战友,剩下的也是王阎从各处为他找来的专业人士。在张诚的刻意笼络以及大方撒钱的照顾之下,忠诚度方面非常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