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不出来。大明海军可以装备大量的重型战机,因为他们可以使用弹射器帮助更加沉重的战机起飞。但是日本人只能是使用轻型战机,就连装备的炸弹都只是250公斤级别。

    这种技术上的缺失不但使得舰载机威力下降,而且还使得日军的航母必须要全速迎风前行才能将自己的战机送上天空。当第二攻击波的战机编组完毕离开舰队上空没多久。日本舰队就拉响了防空警报。

    实际上在被方人胥发现之后,山口闻多就带着舰队将航向改变成偏南行驶。他这么做是为了能够更加靠近被日军占领的琉球群岛。那样就更加容易获取岛上岸基部队的支援。能够利用资源的时候,谁会故意不去用?

    日军航向开始偏南,加上林洛命令侦察机向北飞。不出意外的,山口闻多的庞大舰队很快就被一架大明的侦察机发现。

    这架侦察机聪明的很,他在发现了日军舰队的踪迹之后并没有贸贸然的冲上去观察,而是远远的躲在云层之中给本方舰队发报。

    当时日军舰队已经解除了无线电静默,而且正在放飞机群,到处都是嘈杂的电波,谁也没有发现一架大明的侦察机躲在远方云层之上密切的关注着他们。

    而日本人的防空战机同样没有将注意力放在高高的云层之上。没事的时候零式很少会飞那么高。

    林洛在接到日军舰队的具体方位之后,迅速将坐标传给了前方的攻击机群。同时,这份电报也被发送去了海军司令部和第11特混舰队。海军司令部回复祝好运。而第11特混舰队依旧保持沉默,谁也不知道他们此刻在什么地方。

    双方之间的距离原本就不算远,此时实际上只有200多海里的距离。这是双方都处在对方的攻击半径之内。平均航速在220节左右的空中编队只需要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靠近对方的舰队。

    相比于日本人,大明海军的攻击编队反倒是先到了。他们在距离日军舰队大约三十公里的地方就被日军舰载雷达和防空战斗机发现。随后,双方的战斗机之间爆发了激烈的交战。

    日本人这次足足带来了六艘正规航母,总的载机量高达四五百架之多。山口闻多手中的力量很足,拥有许多零战去应对大明的攻击机群。

    此时日本人也开始发挥出战时水平。开战初期风光无限的零战在被战隼改肆虐之后,日本人很快就研发出了第二代的零战。体积更大,机体更加坚固,速度更快,火力更强的新式零战。这种新式零战被命名为超零。

    坦白说,以日本人此时的技术水平能够研发出这种技术的战机已经是相当不错了。虽然还是无法比得上大明新式的战隼改,不过相比起之前的普通零战已经是提升了一个档次的水平。不过,日本人的潜力暂时也就是这样了。

    大明的飞机设计师们此时即将推出更加先进的战机,而日本人的下一代战机却遥遥无期。

    技术上的缺陷是一方面,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军的航母上都没有安装弹射器,他们无法起飞过重的飞机。这就大大限制了日军的行动能力和新式战机的设计空间。

    虽然说已经从美国人那里得到了技术支援,可是生产这些弹射器并且万里迢迢的运过来再装备在航母上,进行结构性的改造。这哪里是短时间之内能够解决的问题?现在可是战争时期!

    第12特混舰队的攻击群拥有四十余架战隼作为护航力量。可是他们面对的超零数量更多!

    而且,这一批的日本海军飞行员也算是他们最后的精锐了,技术熟练不说,各个都是经验丰富。超零的驾驶员们压根就不去理会那些火力凶猛却对于战舰没有什么意义的战隼。他们全都向着那些轰炸机冲了过去。

    战场上出现了奇怪的一幕。大批明军的轰炸机部队拼命加速冲锋,试图尽快靠近正在快速返回防空阵型核心位置的日军航母们。在他们的四面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