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失望。打酱油的心态也就更加浓重了。

    在北非,得到美国人的支援之后,法国军队离开了自己的坚固预设阵地向着的黎波里方向发起攻击。却被以逸待劳的大明北非军团打的头破血流。最后不得不灰溜溜的逃回了突尼斯。

    法国人装备的雷诺,美国人装备的谢尔曼在大明的虎豹面前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经常都是大明坦克一炮过去那边就被击穿,而法国人和美国人的坦克打过来的炮弹却起不到什么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法国人和美国人要是还能够取得成果,尤其是在北非这种荒凉广袤的土地上进行坦克大战的情况下取得战果,那才是有鬼了。

    看着前线的惨败,暴跳如雷的巴顿将军一边大声咒骂着国内的军火生产商,一边给华盛顿发电报称如果不能给他送去更加强大的,能够和大明的坦克正面交锋的新式坦克,那他和他的部队就要被赶下大海游泳回美国了。

    巴顿的话夸张了。战线坚固防御的话,使用大口径反坦克炮,重型反坦克地雷还有空军的轰炸都能够对大明的重型坦克造成极大的伤害。而且,大明的这些新式重型坦克因为做工复杂,维护困难以及工时较长等原因产量实际上并不是很高。大明现在主力生产的还是战前标准型号的四号坦克。

    只不过,美国人和法国人的坦克实在是太差劲,新式坦克的研制生产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在这方面德国人走在最前列。

    北非军团失败之后,德国人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要改变与大明军队不对称的坦克实力。投入巨资和大量人力紧急研发新式坦克,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而跟在德国人身后的俄国人。作为德国皇帝的亲戚,俄国沙皇通过德皇获得了德国人的技术支持。

    只不过俄国的基础差,他们无法建造出像是德国人生产的那样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所以俄国人走了另外一条道路,他们选择了以数量取胜。

    俄国人的工业实力不弱,有欧洲各国的技术支持和美国人的资金支持。一直都处在对抗大明第一线位置上的俄国人多年来一直接受各国明里暗里的支援,为自己建立了一套工业体系。再加上本土各种矿产资源丰富,人力资源也很充足,他们可以大规模生产各种简陋的武器装备。新式坦克就是其中之一。

    随后美英法等国纷纷与德国进行技术交流,各国开始在大明巨大的压力之下共享科技。至于远在西太平洋的日本人,不好意思,没有实力的盟友只能是二等盟友。

    世界上其它地方的战局都很平静,双方此时正处于相互僵持阶段。无论是德国法国美国还是大明,都没有正真开始发力。此时大家都还在进行战争实力的储备工作。不过张诚却不愿意再等下去,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张诚的目标非常清晰,距离大明本土太过接近的日本就是首选打击目标。

    虽然说是盟友,不过美德等国对于日本这种做了多年大明的走狗,却在关键时刻反水的卑鄙小人非常看不上眼。在他们的眼中,日本人的作用就是牵制大明,消耗大明的力量而已。因此,各国对日本的援助都很有限。

    一直到大明开始对日本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将战略轰炸的强大威力展现在世界面前之后。美国人对日本的重视才逐渐加强起来。

    美国人自己也研发了大型战略轰炸机,只是进度远远慢于大明。大明的战略轰炸已经给日本带去灭顶之灾的时候,美国人的战略轰炸机部队还在各家工厂里面进行生产。

    想要把大明对日本的战略轰炸复制到大明自己身上的美国人开始加大对日本的援助力度。原因很简单,日本距离大明本土太近,而且大明靠海地方都是重工业区。再也没有哪里是比日本更加适合战略轰炸机部队出击的了。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一边派出大批部队,包括空中力量和地面部队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